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万顷(萬頃)  拼音:wàn qǐng
形容面积广大。《儒林外史》第一回:「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
《國語辭典》:顷刻(頃刻)  拼音:qǐng kè
形容极短的时间。《三国演义》第四二回:「孔明是吾之师,顷刻不可相离,安可去也?」《西游记》第四一回:「好大圣,纵云离此地,顷刻到东洋。」
《漢語大詞典》:千顷(千頃)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分類:百亩广阔
《國語辭典》:俄顷(俄頃)  拼音:é qǐng
很短的时间。《晋书。卷六七。郗鉴传》:「安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前古所未行,皆取定俄顷,神无滞用,太祖受命。」
《國語辭典》:顷者(頃者)  拼音:qǐng zhě
1.方才。如:「顷者雷雨交加,瞬时天已放晴。」
2.近来。《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
《骈字类编》:二顷(二顷)
唐 薛能 寄吉谏议 终凭二顷谋婚嫁,谬著千篇断斧斤。
唐 吴融 祝风三十二韵 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其九 纵然此事教双得,不博溪田二顷苗。
宋 苏轼 次韵答顿起二首 其二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元 杜本 寄杨仲弘 高卧独无田二顷,曳裾谁有客三千。
元 赵孟頫 次韵刚父无逸游南山作 平生能着几两屐,负郭何须二顷田。
元 倪瓒 送元度北游 霜月四更提剑舞,田园二顷带经锄。
《骈字类编》:十顷(十顷)
唐 皮日休 陈先辈故居 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
宋 苏轼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金 庞汉 终南溪 冷云低压万长杨,十顷秋阴锁北堂。
金 赵秉文 济源四绝 其四 毵毵云木晓相参,寺枕龙蟠十顷潭。
金 高士谈 减字木兰花 十顷玻瓈四面风。
《漢語大詞典》:百顷(百頃)
(1).一万亩。极言土地之广。汉书·王莽传下:“於是遂营 长安 城南,提封百顷。” 北周 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千金高堰合,百顷浚源开。”
(2).地名。在今 甘肃省 境内,旧时为氐族 杨氏 世居之处。宋书·氐胡传:“ 腾 ( 杨腾 )子 驹 ,勇健多计略,始徙 仇池 。 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初学记卷八引《三秦记》:“ 仇池山 号 百顷 ,上有 百顷池 ,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
《國語辭典》:顷之(頃之)  拼音:qǐng zhī
不久、短时间。《战国策。燕策三》:「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至中郎将。」
《漢語大詞典》:自顷(自頃)
近来。《后汉书·李固传》:“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晋书·惠帝纪》:“自顷戎车屡征,劳费人力,供御之物皆减三分之二,户调田租三分减一。” 宋 苏轼 《上知府王龙图书》:“自顷数公,其来也莫不有誉,其去也莫不有毁。”
分類:近来
《漢語大詞典》:顷年(頃年)
(1).近年。后汉书·明帝纪:“自 汴渠 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 汴 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 河 中。” 唐 张九龄 《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
(2).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 李永锡 亦在举中, 旦 等言:‘ 永锡 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分類:往年近年
《漢語大詞典》:顷岁(頃歲)
(1).近年。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禎应四塞。”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臣又窃闻之,自顷岁以来,大臣奏事,陛下无所詰问,直可之而已。” 章炳麟 《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三章:“顷岁政变,内阁迭更,彼独阴结外援,盘据要职。”
(2).昔年。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鏤贞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 裴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令闻旅寄 衡水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顷岁王师薄伐,克平 太原 ,未赏军功,逮兹二载。”
分類:近年
《漢語大詞典》:一顷(一頃)
(1).地积名。一百亩为一顷。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冢大一顷。”晋书·羊祜传:“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諡曰成。” 唐 李贺 《江楼曲》:“新槽酒声苦无力, 南湖 一顷菱花白。” 赵树理 《地板》:“后来 老王 老孙 来了,一个庄上安起三家人家,到 老常 这一辈三家种的地合起来已经够一顷了。”
(2).顷刻;片刻。 宋 苏轼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时一顷。”
《漢語大詞典》:顷亩(頃畝)
(1).百亩。形容面积大。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秦始皇 ﹞遣 蒙恬 筑 长城 ,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2).顷和亩。泛指土地面积。《晋书·郤詵传》:“自顷风雨虽颇不时,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或顷亩相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於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只是老年的地,不论顷亩,只在‘一夫之力,一夫能种’这块地的多少上计算,叫作一顷。”
(3).丈量;用顷或亩计算。《淮南子·泰族训》:“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 太山 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國語辭典》:少顷(少頃)  拼音:shǎo qǐng
不久、片刻。《三国演义》第二回:「少顷,何进入白后,欲诛中涓。」《红楼梦》第三五回:「少顷,只见宝钗、薛姨妈等也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