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7,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声势
薝卜
楞伽
刹那
纱笼
游方
阎浮
叵罗
檀越
经师
引得
大夏
忏悔
士多
贝多
《國語辭典》:声势(聲勢)  拼音:shēng shì
声威与气势。《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陆逊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襄阳进发。」《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图我相与的官府多,有些声势,每年请我在这里,送我几百两银,留我代笔。」
《國語辭典》:薝卜(薝蔔)  拼音:zhān bó
佛经中记载的一种花。色黄,香浓,树身高大。或以为即栀子花。
分類:梵语音译
《漢語大詞典》:楞伽
亦作“ 楞迦 ”。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國語辭典》:刹那(剎那)  拼音:chà nà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为梵语Kṣaṇa的音译。表示极短的时间。《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二:「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东海扬尘犹有日,白衣苍狗刹那间。」
《漢語大詞典》:纱笼(紗籠)
(1).纱制灯笼。 唐 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元 张子坚 《得胜令》曲:“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2).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 宋 刘过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记 东坡 赋就,纱笼素壁, 西山 句好,帘捲晴珠。”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他日重来,駟马难容。四壁佳篇,早着纱笼。”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偶栽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
(3).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你们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纱笼看阿娇。”《天雨花》第三六回:“弟们虽在来观看,纱笼罩面怎分明?”
(4).马来语saron的音译。 东南亚 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许杰 《两个青年》:“那 马来 人是披着纯白的纱笼,纱笼的一端,从左边的背部围过右边的颈际,再披了下来。”
(5).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 巴黎 文人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谈场所。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附J·K来信:“这种人物如果不彻底的脱胎换骨,始终只是‘纱笼’(salon)里的哈吧狗。” 瞿秋白 《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她想一脚跨进摩登化的贵族厅堂--在所谓‘纱笼’里去和当代名流‘较一日之短长’。”
《國語辭典》:游方(遊方)  拼音:yóu fāng
云游四方。唐。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西游记》第四四回:「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也作「游方」。
《國語辭典》:阎浮(閻浮)  拼音:yán fú
阎浮洲的略称。为梵语jambu的音译。佛教宇宙观中,以日月照临的范围为一个世界。它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是大海,四边有四大洲。阎浮洲位在南方。在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中,阎浮洲指人所住之世界。《西游记》第一回:「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须索向阎浮世界中去走一遭。」
《國語辭典》:叵罗(叵羅)  拼音:pǒ luó
酒器。《北齐书。卷三九。列传。祖珽》:「后为神武中外府功曹,神武宴僚属,于坐失金叵罗,窦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神武不能罪也。」《太平广记。卷一四四。王涯》:「昼窥之,或见铜叵罗,或见银熨斗者,水腐不可饮。」
《國語辭典》:檀越  拼音:tán yuè
施主。译自胡语。指以财物、饮食供养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平时出家人也用来尊称一般的在家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像你小檀越偷钱买书念,这是极上进的事。」也译作「檀樾」。
《國語辭典》:经师(經師)  拼音:jīng shī
1.职官名。旧时讲授经义的官吏。《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2.泛指传授学识的教师。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三:「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3.佛教中讲诵经文的人。
4.古代抄写经卷的人。
5.裱褙书画的人。
《國語辭典》:引得  拼音:yǐn dé
将书籍或期刊中的内容要项或重要语词,如人名、地名、篇名、事件等摘出,用检字或分类法排列,标明所在页数,以备检索查阅。为英语index的音译。也称为「索引」。
《國語辭典》:大夏  拼音:dà xià
1.夏禹时代的乐舞。即六乐之一。相传大禹治水有功,皋陶作以颂之。《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2.朝代名:(1)夏朝。亦泛指中国。《文选。扬雄。羽猎赋》:「喟然并称曰:『崇哉乎德!虽有唐虞大夏成周之隆,何以侈兹?』」(2)(西元408~431)晋时十六国之一。匈奴赫连勃勃所建。据有今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及蒙古鄂尔多斯等地。
3.国名。位今内蒙及甘肃西北部。参见「西夏」条。
《國語辭典》:忏悔(懺悔)  拼音:chàn huǐ
1.佛教用语。忏是梵语kṣama音译之略,意为容忍。忏悔是请他人容忍、宽恕自己的悔罪。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2.悔过。如:「他在神父面前忏悔从前所犯的错误。」
《漢語大詞典》:士多
方言。英语store的音译。商店;杂货店。
《國語辭典》:贝多(貝多)  拼音:bèi duō
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唐。李商隐 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