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遗音(遺音)  拼音:yí yīn
1.馀音、馀韵。《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2.死者存留在活人记忆中的说话声音。《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3.古人所流传下来的音乐。《文选。嵇康。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國語辭典》:影响(影響)  拼音:yǐng xiǎng
1.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即一方发生一种动作而引起他方发生变化或行动的作用。《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吴衙内身虽坐于席间,心却挂在舱后。不住偷眼瞧。见屏门紧闭,毫无影响。」《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一连两三个电报,毫无影响,这才慌了。」
2.踪迹、消息。《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一连乱了三日,没些影响,县尉没做道理处。」《红楼梦》第六二回:「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著。」
3.根据、道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看官,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这件事没影响,做不得的。」
4.空虚不实的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为家奴,拿著影响之事,背恩卖主,情实可恨!合当重刑责罚。」
5.隐约的印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昨日到郁家之事,犹如梦里,多不十分记得。只依稀影响,认做已约定杨二郎日子过了。」
《國語辭典》:音尘(音塵)  拼音:yīn chén
1.称人的声音和踪影。《文选。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2.音讯、消息。《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國語辭典》:信息  拼音:xìn xí
消息、音讯。唐。李中〈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辉在家,依旧看书写字,候女儿的信息。」
《漢語大詞典》:信音
音信,消息。 宋 周邦彦 《解连环》词:“怨怀无託。嗟情人断絶,信音辽邈。”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自从那夜嬷嬷将小娘子唤将回去,并无一个信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三更鼓做了这个梦,半夜搥牀捣枕哭到天明,埋怨着我不接三官,今日特来问问三舅的信音。”
分類:音信消息
《漢語大詞典》:寄音
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晋 陆机 《拟〈行行重行行〉》诗:“惊飈褰反信,归云难寄音。” 宋 梅尧臣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诗:“从事 滁阳 去,寄音苦求诗。”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学士大人携家远謫,朝中旧僚友,也要常常寄音回去。” 明 刘基 《江神子·次刘宗保韵》词:“钧天虎豹守重关,隔人间,寄音难。”
《國語辭典》:通信  拼音:tōng xìn
1.用书信与人互通消息。如:「自从别后,久未通信问候。」《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到了美国约克,到了香港,还时时通信给他。」
2.由一人或一地传达任何消息(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映像)至另一人或一地的方法,但不包括直接晤谈。
《國語辭典》:回音  拼音:huí yīn
回覆的音信。《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却说孟获在帐中专望回音,忽报有二人回了。」《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明日来讨回音罢!」
《國語辭典》:回信  拼音:huí xìn
1.回覆的信函或音讯。《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我且去罢,再来待你的回信。」
2.回覆音讯。如:「你不回信,父母会很著急的。」
《漢語大詞典》:苏娘(蘇娘)
(1).指 前秦 秦州 刺史 窦滔 妻 苏蕙 。 滔 与 蕙 一度断绝音信, 蕙 织五彩锦《回文璇玑图》诗赠 滔 , 滔 感动,与 蕙 和好如初。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任你织廻文,巧擅 苏娘 。”
(2).指 谢耽 妻 苏紫藭 。 唐 朱揆 《钗小志·谢郎衣》:“ 苏紫藭 爱 谢耽 ,咫尺万里,靡由得亲。遣侍儿假 耽 恆著小衫,昼则私服於内,夜则拥之而寝。 耽 知之,寄以诗曰:‘ 苏娘 一别梦魂稀,来借青衫慰渴飢。若使闲情重作赋,也应愿作 谢郎 衣。’ 谢 亦取女袒服衷之。后为夫妇。”
《國語辭典》:汉音(漢音)  拼音:hàn yīn
一种日语中读汉字的发音。以隋、唐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为基础,可作汉语音韵史研究材料。
《國語辭典》:信儿(信兒)  拼音:xìn ér
音信、消息。《红楼梦》第八一回:「不知什么事,二哥哥你快去,有什么信儿先叫麝月来告诉我们一声儿。」
分類:消息音信
《國語辭典》:频道(頻道)  拼音:pín dào
1.通信电路中的特定频率范围。
2.通信网或通信系统中通信设施的一部分。一个通信系统或通信网内的独立频道数目(由频率区分或时间区分而得),依其所能供给的各独立通信设施的数量而定。也称为「波道」。
《漢語大詞典》:待信
(1).谓以诚信相待。三国志·蜀志·张嶷传:“ 嶷 初见 费禕 为大将军,恣性汎爱,待信新附太过, 嶷 书戒之。”
(2).等待音信。 唐 窦叔向 《秋砧送邑大夫》诗:“征夫应待信,寒女不胜愁。”
《漢語大詞典》:弦朔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
(2).指岁月。 明 袁宏道 《德州舟中清明》诗:“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空里跃红粧,始觉清明至。”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八》:“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