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警世钟(警世钟)  拼音:jǐng shì zhōng
书名。清末革命志士陈天华所著,约于光绪三十年在日本完稿。以白话散文体写成,倡言抵禦外侮,救亡图存,对鼓动革命思潮,影响颇大。
《国语辞典》:凯末尔(凯末尔)  拼音:kǎi mò ěr
Mustafa Kemal Atatürk
人名。(西元1881~1938)土耳其革命运动领袖,为土耳其第一任总统,去世前曾多次连任总统,被誉为现代土耳其创建者,土耳其人尊称为「土耳其之父」。从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领土逐渐瓦解,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对外战胜希腊,取消英法义等国对土耳其不平等条约,对内废除帝制,于西元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国语辞典》:同盟会(同盟会)  拼音:tóng méng huì
国父所创的革命组织。继兴中会之后,于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成立于日本东京,此后革命运动日趋积极,终于在宣统三年推翻满清。初称「中国革命同盟会」,后改为「中国同盟会」或「同盟会」。
《國語辭典》:复音词(複音詞)  拼音:fù yīn c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如葡萄、服务等。
《漢語大詞典》:共进会
清末革命团体。1907年成立于日本。主要领导人有张百祥、焦达峰、孙武等。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在四川、湖北等地会党中发展组织。后在武昌设立总部,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与文学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名称不统一,有称共产党、共产党支部、共产党小组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
《漢語大詞典》:共产主义儿童团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儿童组织。基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儿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如站岗放哨、带路送信等,并开展一些文化学习等活动。
《漢語大詞典》:工农兵方向(工農兵方向)
1942年, 毛泽东 在 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际斗争的需要,从文艺工作的实际状况出发而提出的文艺工作方向。它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立场转移到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方面来,在思想感情上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创造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并为工农兵所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作品。
《漢語大詞典》:工农联盟(工農聯盟)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在我国,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我们胜利的获得,是依靠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并且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革命党(革命黨)
(1).从事推翻旧政权的政党。国内专指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后来的共产党。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沈从文 《泥涂》:“他同谁都说他是一个上士,是个军籍中人,现在命运不好,被革命党把他地位革掉了。”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革命党嘛,以饿不死人为原则,人没有饿死,就要做革命工作,就要奋斗。”
(2).指参加革命政党的人。 许地山 《女儿心》一:“一个正要到任的将军又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被革命党炸死。” 巴金 《利娜》:“我这时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革命党,就是大家所谓的‘虚无主义者’。”
《漢語大詞典》:革命乐观主义(革命樂觀主義)
指革命者对事业、前途和生活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表现之一。它对实现共产主义抱必胜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始终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漢語大詞典》:革命烈士
指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中牺牲的军民。追认为革命烈士,须经相应的军政机关批准。1980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对有关事项作了规定。
《漢語大詞典》: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員會)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政权机构。《中国歌谣资料·各地组织苏维埃》:“苏区日见日扩大,反动政府垮了台,建立革命委员会,同志哥,自己当家掌政权。”《红旗飘飘·攻打上杭城》:“革命委员会研究情况之后,便决定主动撤退。”
(2).“文化大革命”中各行政区域以至各部门、各单位在“夺权”后成立的临时权力机构。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宪法沿用了革命委员会这一名称,但作了不同的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漢語大詞典》:革命文学(革命文學)
指 中国 二十年代革命作家与进步作家所倡导的文学思潮。二十年代初, 李大钊 、 邓中夏 、 恽代英 、 萧楚女 等首先提出有关“革命文学”的建设问题;1924年和1926年 蒋光慈 、 郭沫若 等又相继重新倡导。1928年初在 上海 展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论争,论争中初步提出了文学应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鼓舞了当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斗争。
《漢語大詞典》: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又称“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法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资产阶级领导的包括农民和城市平民在内的第三等级,掀起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又制定了宪法。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国王,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同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6月,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取得政权,实行专政,颁布1793年共和制的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反革命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反法联盟的进攻,将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7月热月政变中,雅各宾派政权被推翻,大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革命高潮结束。这次革命对欧洲各国乃至其他大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