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2
词典
2
分类词汇
30
共3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绹纹
大丰簋
贝纹
重环纹
蜡原型
土范法
陶范法
曶鼎
南公鼎
蟠虺纹
蟠夔纹
蟠螭纹
散氏盘
夔凤纹
交虬盦
《国语辞典》:
绹纹(绹纹)
拼音:
táo wén
一种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由波纹交错扭结成绳索的形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一九。周蟠虬盉》:「盖饰以虺,纯缘外著蟠虬,下为绹纹,而以麟为流,设提梁可以挈携。」
分类:
中国
青铜器
纹饰
波纹
交错
扭结
绳索
《国语辞典》:
大丰簋(大丰簋)
拼音:
dà fēng guǐ
西周初期的青铜器。器身四耳、方座,饰卷体夔纹,腹内壁有铭文七十六字,反映了西周初年的历史情况。也称为「天亡簋」、「朕簋」。
分类:
西周
青铜器
《国语辞典》:
贝纹(贝纹)
拼音:
bèi wén
贝壳上的纹路。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多采之,因指称瓷、铜等器皿上之贝壳之纹路。
分类:
贝壳
纹路
秋战
战国时代
青铜器
多采
《国语辞典》:
重环纹(重环纹)
拼音:
chóng huán wén
一种青铜器纹饰。由略呈椭圆的环组成纹带,环有一重、二重或多重,环的一端为角状。通行于西周中、后期。
分类:
青铜器
纹饰
椭圆
《国语辞典》:
蜡原型(蜡原型)
拼音:
là yuán xíng
用蜡塑制成的器物原始模型。多用于青铜器的镕铸。
分类:
器物
原始
模型
青铜器
《国语辞典》:
土范法(土范法)
拼音:
tǔ fàn fǎ
在铸制青铜器时,先将黏土与砂混合烧成坚硬的模型,再将高温熔铜灌铸于模型内即成。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土范法」。也称为「陶范法」。
分类:
青铜器
黏土
混合
坚硬
模型
《国语辞典》:
陶范法(陶范法)
拼音:
táo fàn fǎ
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复杂,铸造模型时需分块制作,而铸模的材料为泥土,且需烧烤成陶,这种铸造方法,称为「陶范法」。也称为「土范法」。
分类:
青铜器
造型
复杂
铸造
模型
《國語辭典》:
曶鼎
拼音:
hū dǐng
西周青铜器。原器已佚,今仅存铭文拓本。记周王对曶的策命、曶和其他贵族进行的交易、诉讼等事项。曶鼎铭文对研究西周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分類:
西周
青铜器
二尺
四尺
《漢語大詞典》:
南公鼎
西周 初期青铜器。 清 道光 年间在 陕西省 岐山 礼村 出土,为 南公 之孙 盂 所造,故称。或称“盂鼎”。
分類:
西周
青铜器
道光
陕西
《國語辭典》:
蟠虺纹(蟠虺紋)
拼音:
pán huǐ wén
虺,一种毒蛇。蟠虺纹指青铜器上像蟠屈小蛇的纹饰。
分類:
青铜器
纹饰
蟠曲
形象
《國語辭典》:
蟠夔纹(蟠夔紋)
拼音:
pán kuí wén
夔,像龙形的独脚兽。蟠夔纹指古代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屈曲缠绕的装饰花样。
分類:
青铜器
纹饰
盘曲
图案
《國語辭典》:
蟠螭纹(蟠螭紋)
拼音:
pán chī wén
螭,一种没有角的龙。蟠螭纹指古青铜器上像螭形蟠屈的纹饰。
分類:
青铜器
纹饰
螭龙
龙盘
盘曲
纠结
图案
《國語辭典》:
散氏盘(散氏盤)
拼音:
sǎn shì pán
西周后期散氏之盘,腹中有铭,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记载有关散、矢两国间和战割地的事,为我国古铜器中著称者,今藏于我国故宫博物院。
分類:
西周
后期
青铜器
乾隆
中叶
出土
铭文
长者
《漢語大詞典》:
夔凤纹(夔鳳紋)
古代青铜器上的夔凤形纹饰。也称夔凤。参阅
《
金石索·夔凤豆
》
。
分類:
青铜器
凤形
纹饰
《漢語大詞典》:
交虬盦
周 代铸造的一种盛水用的青铜器。 宋 王黼 等
《重修宣和博古图录》
卷二十:“ 周 交虬盦,纯缘,外著以交虬。两耳作连环,所以便於提携,以圈为足,而器之中纯素,略无文彩。”
分類:
铸造
盛水
青铜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