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
佛典
1
分类词汇
无形
匿迹
密迹
显形
咬人狗儿不露齿
系风捕景
咬人的狗儿不露齿
避影敛迹
潜移默夺
蹑影藏形
《國語辭典》:
无形(無形)
拼音:
wú xíng
1.不著痕迹。《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2.抽象而不具形体。如:「车祸肇事逃逸后,他在良心道德上便饱受无形的煎熬。」
分類:
无形
不见
不露
见形
露形
形体
不知不觉
形迹
《國語辭典》:
匿迹(匿跡)
拼音:
nì jī
掩饰躲藏,不露痕迹。三国魏。
曹植
〈
九愁赋
〉:「感龙鸾而匿迹,如吾身之不留。」
分類:
匿迹
隐藏
不露
露形
形迹
太平天国
《漢語大詞典》:
密迹(密跡)
(1).手持金刚杵护卫佛之夜叉神的总称。因其持有本誓,闻知佛的秘密事迹,故名。
《
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
》
:“密跡答曰:‘从其众生一切音响,又菩萨音所顺无限。’”
《
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
》
:“时密跡金刚力士默然不报……密跡力士岂能屈意为斯众会,随时敷演诸菩萨,密如来之秘要。”
(2).犹匿迹。行动保密,不露形迹。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
:“便做 杨 家 红拂 ,改换衣装,密跡潜踪出帝乡,向山林深处。”
分類:
匿迹
行动
护卫
保密
不露
夜叉
露形
形迹
《国语辞典》:
显形(显形)
拼音:
xiǎn xíng
显露形体、真相。如:「显形是迟早的事,你还是自己说出来吧。」
分类:
显形
显露
露形
形体
真相
《漢語大詞典》:
咬人狗儿不露齿(咬人狗兒不露齒)
俗语。比喻凶恶的人不露形迹,或不动声色。 元
张国宾
《罗李郎》
第三折:“那廝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分類:
俗语
凶恶
不露
露形
形迹
不动声色
《國語辭典》:
系风捕景(係風捕景)
拼音:
xì fēng bǔ yǐng
形容事物虚妄,没有根据。《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也作「捕风弄月」、「捕风系影」、「捕风捉影」、「捕影拿风」、「捕影系风」、「系风捕景」、「系风捕影」。
《國語辭典》:
系风捕景(繫風捕景)
拼音:
xì fēng bǔ yǐng
形容事物虚妄,没有根据。如:「这种系风捕景的事,是不可能做到的。」也作「系风捕景」。
分類:
不可能
不露
露形
形迹
做到
事
《國語辭典》:
系风捕影(繫風捕影)
拼音:
xì fēng bǔ yǐng
如风不可系,影不可捕。形容事物虚妄,没有事实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注》:「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萃处也。雷次宗云:『此乃系风捕影之论。』」也作「系风捕景」。
分類:
虚妄
无据
办到
《国语辞典》:
咬人的狗儿不露齿(咬人的狗儿不露齿)
拼音:
yǎo rén de gǒu ér bù lòu chǐ
(谚语)比喻阴险狠毒的人,不露形迹或不动声色。《金瓶梅》第二六回:「你咬人的狗儿不露齿,是言不是语。」
分类:
谚语
阴险
险狠
狠毒
不露
露形
形迹
不动声色
《漢語大詞典》:
避影敛迹(避影斂跡)
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
:“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姦民未尝不避影敛跡也。”亦作“ 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
:“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
分類:
隐蔽
不露
露形
形迹
《國語辭典》:
潜移默夺(潛移默奪)
拼音:
qián yí mò duó
不露痕迹,自然而然的改移转变。《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其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天下阴受其庇,而气节之士多非之。」也作「潜移默运」、「潜移阴夺」。
分類:
不露
露形
形迹
取得
《漢語大詞典》:
蹑影藏形(躡影藏形)
谓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昼即途中寻鬼路,躡影藏形恒夜游。”亦作“ 躡影潜踪 ”。 清
李渔
《比目鱼·奏捷》
:“躡影潜踪,追来不放松;敛鋭藏锋,还愁遇夹攻。谋臣计也空,武臣力也穷。”
分類:
行动
诡秘
不露
露形
形迹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