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堡礁  拼音:bǎo jiāo
一种珊瑚礁型态。呈长条状,可露出水面,大致和海岸线平行,与陆地间常隔著潟湖。也称为「离岸礁」、「堤礁」。
《國語辭典》:字里行间(字裡行間)  拼音:zì lǐ háng jiān
字句、笔墨之间。语本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閒,珠玉生于字里。」亦指文章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官场维新记》第二回:「老弟上的条陈,第一要不拘成格,字里行间,略带些古文气息,方能中肯。」
《国语辞典》:暗潮汹涌(暗潮汹涌)  拼音:àn cháo xiōng yǒng
比喻暗中发展而尚未显露出来的巨大势力。如:「这一波人事升迁,使得机关里暗潮汹涌,大家都极力争取出线的机会。」
《国语辞典》:掣襟露肘  拼音:chè jīn lù zhǒu
拉整衣襟,即露出手肘。形容处境的困窘。《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也作「掣襟肘见」。
《国语辞典》:掣襟肘见(掣襟肘见)  拼音:chè jīn zhǒu xiàn
拉整衣襟,即露出手肘。形容处境的困窘。《明史。卷二二○。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也作「掣襟露肘」。
《国语辞典》:丑态毕露(丑态毕露)  拼音:chǒu tài bì lù
不雅观、有失身分体面的态度全部暴露出来。《红楼梦》第二一回:「那媳妇越浪,贾琏越丑态毕露。」
《国语辞典》:捋胳膊  拼音:luō gē bo
拉上衣袖,露出臂膀。如:「老张捋胳膊,准备开始干活儿了。」
《国语辞典》:露脊鲸(露脊鲸)  拼音:lù jǐ jīng
动物名。哺乳纲鲸目。因游泳时背脊部常常露出水面而得名。背黑腹白,体侧有云形斑纹,无背鳍,胸鳍在眼后下方。头大,占全身的三分之一,口阔无齿,上颚有薄片形鲸须三百六十馀枚,可以用来过滤入口的食物。也称为「海䲡」、「正鲸」。
《國語辭典》:锋芒毕露(鋒芒畢露)  拼音:fēng máng bì lù
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比喻人好表现自己,不够沉稳。如:「他说话做事总是那样锋芒毕露,从不懂得谦虚。」
《漢語大詞典》:风里言风里语(風裏言風裏語)
非正式地用话语透露出来。《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他每日吃醉了,在外风里言风里语駡我。”红楼梦第三二回:“我近来看着 云姑娘 的神情儿,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醒世姻缘传》第七回:“我只风里言风里语的,一像家里取了个唱的,如今通不理媳妇儿,把媳妇儿一气一个死。”
《國語辭典》:发躁(發躁)  拼音:fā zào
心中著急。如:「与其在家里发躁,不如到现场看看损害情况。」
《國語辭典》:欢喜若狂(歡喜若狂)  拼音:huān xǐ ruò kuáng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如:「胜利的消息从前线传来,大家听了都欢喜若狂。」也作「欢欣若狂」。
《漢語大詞典》:横见侧出(横見側出)
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 明 袁宏道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四面峰峦如花蕊,纤苞浓朵,横见侧出,二十里内,秀蒨阁眉,殆不可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释氏止因圣人之言平易正直,习之生厌,故更将其理,翻新换异,横见侧出,以使人鼓舞不倦耳。”
《國語辭典》:横断面(橫斷面)  拼音:héng duàn miàn
由横线方向垂直截断的平面。也称为「横剖面」。
《國語辭典》:不露声色(不露聲色)  拼音:bù lòu shēng sè
不将内心感情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著。如:「他一点都不露声色,好像没发生任何事一般。」也作「不露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