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露形色
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十一:“但他毕竟是饱经风霜变故的八十老人了,完全可以做到不露形色。”
《漢語大詞典》:阐幽明微(闡幽明微)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赖兹芻蕘。”
《國語辭典》:摆明(擺明)  拼音:bǎi míng
清楚地表明立场。如:「他未参与此次投票,摆明了就是不支持此项提案。」
《漢語大詞典》:哀怜,哀悯
对他人的不幸给予同情怜悯 例:他们眼睛里流露出哀怜。――《二六七号牢房》
《漢語大詞典》:暗坝(暗壩)
不露出水面的坝。
《漢語大詞典》:暴露无遗(暴露無遺)
全部显露出来,一点也没有保留。 毛泽东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切社会同情都在学生方面, 蒋介石 及其走狗完全陷于孤立, 蒋介石 的狰狞面貌暴露无遗。”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國語辭典》:当场出丑(當場出醜)  拼音:dāng cháng chū chǒu
在现场显露丑态,出洋相、失体面。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八出:「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也作「当场献丑」。
《漢語大詞典》:地表火
腐植质层燃烧的一种森林火灾,通常不露出表面
仅燃烧林地表面的枯枝落叶或林下灌木、草层的一种森林火灾
《漢語大詞典》:打破网儿(打破網兒)
比喻露出真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又转想一想道:‘不好,不好。万一名姓偶然相同,鈿盒不是他家的,却不弄真成假!且不要打破网儿,只是做些功夫,偎得亲热,自然到手。’”
分類:露出真情
《漢語大詞典》:呲牙咧嘴
(1).露出牙齿,咧开嘴巴。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忆》:“在那些血腥的日子里, 潍河 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呲牙咧嘴。”
(2).形容相貌凶狠或样子难看。 方之 《内奸》:“他们( 日本 鬼子)呲牙咧嘴叽哩咕噜了一阵,两个青年答不上来,被当场枪杀了。”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佛像也被炸得东倒西歪,呲牙咧嘴。”
(3).形容难以忍受的怪模样。 王传盛 徐光 《少年铁血队》六:“进了木屋,小个子特务,呲牙咧嘴地喊着:‘啊唷,屋里好冷哪!’”
《漢語大詞典》:牵衣肘见(牽衣肘見)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 曾子 居 衞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絶缨,捉襟而肘见,纳屨而踵决。” 唐 王维 《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
《漢語大詞典》:鬐刺
鱼鳍硬骨顶端露出的刺。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杜父鱼﹝集解﹞引 陈藏器 曰:“杜父鱼生溪涧中,长二三寸,状如吹沙而短,其尾歧,大头阔口,其色黄黑有斑,脊背上有鬐刺,螫人。”
《國語辭典》:情见乎辞(情見乎辭)  拼音:qíng xiàn hū cí
语出《易经。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指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晋。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若夫制作之文,所以章往考来,情见乎辞。」也作「情见乎言」、「情见于词」。
《漢語大詞典》:倾向性(傾向性)
(1).文学艺术名词。指文学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社会思想和对现实生活的爱憎情绪。
(2).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如:他的讲话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还能听不出来?
《国语辞典》:生闷气(生闷气)  拼音:shēng mèn qì
怨怒之气郁结在心中而未表露出来。如:「凡事看开点,犯不著为这种芝麻小事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