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动地惊天(動地驚天)  拼音:dòng dì jīng tiān
形容声势极大。《孤本元明杂剧。阴山破虏。第三折》:「夺魁喊声竞起,动地惊天怒似雷,无赛比,霎时间雾腾杀气,不辨个南北东西。」也作「惊天动地」。
分類:震动七场
《漢語大詞典》:吼隆
象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 丁玲 《压碎的心》:“火车开动了,吼隆,吼隆,吼隆不断的振响着。”
《漢語大詞典》:撼天动地
天地受到震动。形容声势浩大。例如:喊杀声撼天动地。
《漢語大詞典》:颤抖搜(顫抖搜)
物体频繁地震动。 明 徐元《八义记·宣子劝农》:“风吹苗叶颤抖搜。任他炎热暑气天,树下乘凉如数九。”
《國語辭典》:地动山摇(地動山搖)  拼音:dì dòng shān yáo
1.地在震动,山也摇动。形容地震的情况。如:「一阵地动山摇后,整条街的房子倒塌了将近一半。」
2.形容声势浩大。《西游记》第四回:「这场斗,真个是地动山摇,好杀也。」
《漢語大詞典》:地震波
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向四外传播的震动。地震波主要由横波、纵波组成。人工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可以帮助探矿。
《漢語大詞典》: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亦作“ 敲山震虎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 李自成 决定先攻打这座山寨,不仅为着它富甲一方,也为的先攻下它有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别的山寨不敢再抗不借粮。”
《國語辭典》:脑震荡(腦震盪)  拼音:nǎo zhèn dàng
病名。脑部因受外力撞击所产生神经症状的疾病,会有头痛、头晕、呕吐、注意力不易集中、易怒等症状。
《漢語大詞典》:三日耳聋(三日耳聾)
三天失去听觉。极言受震动之烈。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宋 陆游 《戏用方外语示客》:“踞牀一喝君闻否?三日犹应觉耳聋。” 清 钱谦益 《天都瀑布歌》:“愕眙莫讶诗思穷,老夫三日犹耳聋。”亦作“ 三日聋 ”。 清 龚自珍 《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
《國語辭典》:抗震  拼音:kàng zhèn
建筑物或机器、仪表等物品所具有的防禦强烈震动的功能。
《漢語大詞典》:吭啷
象声词。形容器物撞击震动声。 端木蕻良 《朱刀子》:“他从背后里拿出一把青虚虚的刀来,吭啷一声,掉在地上了。”
《國語辭典》:惊风骇浪(驚風駭浪)  拼音:jīng fēng hài làng
猛烈的风浪。如:「小船在惊风骇浪中漂摇,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亦用以喻惊人的事。《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也作「骇浪惊涛」、「惊涛骇浪」。
《漢語大詞典》:惊魂夺魄(驚魂奪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亦作“ 惊魂摄魄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分類:感受震动
《漢語大詞典》:惊心夺目(驚心奪目)
谓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清 秋瑾 《〈中国女报〉发刊词》:“使我 中国 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漢語大詞典》:惊心眩目(驚心眩目)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