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诛求无厌(诛求无厌)  拼音:zhū qiú wú yàn
一再需求勒索,不知满足。《元史。卷一六三。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束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國語辭典》:同恶相求(同惡相求)  拼音:tóng è xiāng qiú
恶人互相求助勾结作恶。《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周书。卷三二。陆通传》:「朝廷倾危,同恶相求,遂成反乱。」也作「同恶相济」。
《国语辞典》:食衣住行  拼音:shí yī zhù xíng
指民生基本需求。如:「食衣住行样样要钱。」
分类:民生需求
《国语辞典》:适销对路(适销对路)  拼音:shì xiāo duì lù
大陆地区指产品适合市场的需求,销路好。如:「这产品因为适销对路,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国语辞典》:市场区隔(市场区隔)  拼音:shì cháng qū gé
销售者根据市场变数,如消费者需求、资源、地理位置、购买行为等,将市场加以区分。作用在于评估每一市场区格的潜在需求之后,进而选定一个或数个做为目标市场。
《国语辞典》:生活资讯(生活资讯)  拼音:shēng huó zī xùn
针对日常生活的需求,所提供的讯息。如:「国内现在已建立生活资讯网路,二十四小时提供服务,以供查询各种日常讯息。」也作「生活资料」。
《国语辞典》:所得弹性(所得弹性)  拼音:suǒ dé tán xìng
经济学上指因个人所得变动所引起需求变化的相对反应。
《国语辞典》:顺应民心(顺应民心)  拼音:shùn yìng mín xīn
顺从民众的意愿、需求。如:「政府施政应体察民情,顺应民心。」
《国语辞典》:求过于供(求过于供)  拼音:qiú guò yú gōng
需求多过于供应。如:「由于求过于供,商人趁机哄抬物价。」
《国语辞典》:企业行销(企业行销)  拼音:qì yè xíng xiāo
指企业从事市场研究、分析、预测、产品发展、定价、推广、交易及实体配销来发掘、扩大、调整、紧缩、放弃及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商品或劳务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促进相关交易的进行及完成。
《国语辞典》:缺食无衣(缺食无衣)  拼音:quē shí wú yī
基本的衣食需求得不到满足。形容生活贫穷。《孤本元明杂剧。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齑。」也作「缺衣少食」。
《国语辞典》:人性管理  拼音:rén xìng guǎn lǐ
以人为中心所设计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人性的需求,给予其他较高层次的满足,如归属感、尊严感等,而不只是靠物质或金钱上的报酬来领导员工。
《国语辞典》:供需失调(供需失调)  拼音:gōng xū shī tiáo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产生不相调合的现象。如:「连续台风来袭,使得蔬菜供需失调,价格上涨。」
《国语辞典》:供需失衡  拼音:gōng xū shī héng
供给与需求失去平衡。如:「台风过后,造成蔬果市场的供需失衡。」
《国语辞典》:公共建设(公共建设)  拼音:gōng gòng jiàn shè
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能满足大众有关运输、教育、医疗、卫生、游憩等需求的各项建设。如道路的铺设、公园的辟建、学校的设置、停车场的兴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