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淋铃(淋鈴)  拼音:lín líng
拟声词。形容雨声。唐。韦庄 宿蓬船诗:「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國語辭典》:淋淋  拼音:lín lín
1.水往下滴的样子。《文选。枚乘。七发》:「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也作「淋漉」。
2.拟声词。形容雨水滑落的声音。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卷三。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
《漢語大詞典》:潗潗
(1).小虫杂鸣声。 唐 柳宗元 《问答·晋问》:“蚁杂螽集,啾啾潗潗。”
(2).雨声。 宋 文同 《山雨》诗:“山雨洒春城,潗潗声颇急。”
分類:雨声鸣声
《漢語大詞典》:愁滴
指令人忧郁的雨声。 宋 欧阳修 《试笔·苏子美论书》:“秋霖不止,文书颇稀,丛竹萧萧,似听愁滴。”
分類:忧郁雨声
《漢語大詞典》:漎漎
水声;雨声。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岳 《苦雨赋》:“旦漎漎以达暮,夜淋淋以极明。”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中漎漎以迴復,外萧萧而未已。”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四折:“他道是纷纷雪乱飞,漎漎雨下的疾。”
迅疾貌。文选·扬雄〈甘泉赋〉:“风漎漎而扶辖兮,鸞凤纷其衔蕤。” 李善 注:“漎漎,疾貌也。音竦。”
《國語辭典》:灂灂  拼音:zhuó zhuó
拟声词。形容水激流声。宋。范成大滟滪堆〉诗:「时时吐沫作濆淖,灂灂有声如粥煎。」
分類:雨声水声
《漢語大詞典》:洬洬
雨声。
分類:雨声
《國語辭典》:萧萧(蕭蕭)  拼音:xiāo xiāo
1.拟声词:(1)形容马鸣声。唐。杜甫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风声。《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形容落叶声。唐。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2.白发稀疏的样子。宋。陆游 南乡子。早岁入皇州词:「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金。元好问 石州慢。击筑行歌词:「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驴漫与行人语。」
《國語辭典》:潺潺  拼音:chán chán
拟声词:(1)形容流水声。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唐。孟郊吊卢殷〉诗一○首之一:「百泉空相吊,日久哀潺潺。」(2)形容雨声。唐。柳宗元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诗:「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南唐。李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國語辭典》:飕飕(颼颼)  拼音:sōu sōu
1.拟声词。形容风吹、雨打的声音。唐。郑谷 鹭鸶诗:「闲立春塘烟澹澹,静眠寒苇雨飕飕。」《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内中又有参天的大木,几万竿竹子,那风吹的到处飕飕的响。」
2.寒冷的样子。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论今星璨璨,考古寒飕飕。」《红楼梦》第六六回:「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
《漢語大詞典》:寒声(寒聲)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國語辭典》:飒然(颯然)  拼音:sà rán
1.形容风声。《文选。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唐。杜甫 宿赞公房诗:「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2.凋零的样子。《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城府飒然,庶僚如霣。」
3.猛然、突然。《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世境飒然如梦断,岂能和泪拜亲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金老赶得性急,绊了房槛,扑的跌倒,飒然惊醒,乃是南柯一梦。」
《國語辭典》:淅淅  拼音:xī xī
1.形容风、雨的声音。唐。李咸用 闻泉诗:「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玉露冷冷,金风淅淅,中秋节序。」
2.物体移动的声音。唐。白居易竹窗〉诗:「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
《國語辭典》:些些  拼音:xiē xiē
少许、几分。如:「一些些」。唐。白居易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诗:「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國語辭典》:飕飗(颼飀)  拼音:sōu liú
拟声词。形容风声。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唐。李白明堂赋〉:「飒萧寥以飕飗,窅阴郁以绵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