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1
词典
1
分类词汇
20
共20,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飨象
恍惚
微妙
玄妙
水中月
捉迷藏
玄味
徜恍
贼滑
瞻前忽后
急料子
躲迷藏
鬼狐由
鬼狐犹
鬼胡延
《漢語大詞典》:
飨象(饗象)
比喻难以捉摸,无可明辨的事物。饗,通“ 响 ”。
《
文选·左思〈吴都赋〉
》
:“斯寔神妙之饗象,嗟难得而覼缕。” 李周翰 注:“神妙则所述神仙之事。仙道至微,事或响象。响象,言未审也。” 高步瀛 义疏:“响象,迭韵连语,犹想象也。”
分類:
难以捉摸
无可
明辨
《國語辭典》:
恍惚
拼音:
huǎng hū
1.隐约模糊,不可辨认。《韩非子。忠孝》:「恍惚之言,恬淡之学,天下之惑术也。」也作「恍忽」。
2.神志模糊不清。《儒林外史》第五回:「新年不出门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也作「恍忽」。
《國語辭典》:
恍惚
拼音:
huǎng hu
彷佛、好像。如:「满天的星斗,恍惚钻石般,闪烁著光芒。」
分類:
恍惚
迷茫
仿佛
迷离
倏忽
轻忽
疾速
近似
心神不宁
难以捉摸
《國語辭典》:
微妙
拼音:
wéi miào
用意幽深而超乎寻常。《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识。」《孟子注疏》汉。赵岐。题辞:「儒家惟有孟子闳远微妙,缊奥难见。」
分類:
微妙
精微
精细
细小
细巧
精深
深奥
巧妙
复杂
道理
难以捉摸
《國語辭典》:
玄妙
拼音:
xuán miào
幽深微妙的境界。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隐娘辈其机玄妙,鬼神莫窥。」
分類:
玄妙
事理
微妙
魏晋
深奥
道理
清谈
诀窍
难以捉摸
玄理
道家
家所
万物
于此
《国语辞典》:
水中月
拼音:
shuǐ zhōng yuè
映在水中的月亮,并非实体,故用来比喻事物难以捉摸。《
红楼梦
》第五回:「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分类:
水中月
水中
月
并非
非实
实体
难以捉摸
《國語辭典》:
捉迷藏
拼音:
zhuō mí cáng
1.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的游戏。唐。
元稹
杂忆
诗:「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说郛。卷三一。致虚杂俎》:「玄宗与玉真恒于皎月之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谓之捉迷藏。」也称为「躲猫猫」、「躲迷藏」、「捉盲盲」。
2.比喻言语、行为拐弯抹角,故意使人难以捉摸。如:「你到底想做什么,直说好了,别跟我捉迷藏!」也称为「躲迷藏」。
分類:
捉迷藏
言行
故意
寻找
躲藏
难以捉摸
游戏
《漢語大詞典》:
玄味
(1).深奥的旨趣,常指 老庄 之道。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
:“清风藻於中夏,鸞响厉乎入冥,玄味远猷,何荣如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轻诋
》
:“ 孙长乐 作 王长史 誄云:‘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
《
云笈七籤
》
卷四:“余少耽玄味,志爱经书。”
(2).泛指高尚的趣味,境界。 唐
韩偓
《闲兴》
诗:“景寂有玄味,韵高无俗情。”
(3).难以捉摸的神秘意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
三一:“古人把文章看做了不得的东西……所以说来说去总带点玄味。”
分類:
深奥
难以捉摸
高尚
旨趣
趣味
神秘
意味
境界
老庄
夏丏尊
《漢語大詞典》:
徜恍
(1).恍然,忽然醒悟。 清
钮琇
《
觚賸·石言
》
:“客乃徜恍自失,逡巡而去。”
(2).不真切,难以捉摸、辨认。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
:“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於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耶?”
分類:
不真切
忽然
难以捉摸
醒悟
辨认
《漢語大詞典》:
贼滑(賊滑)
谓变化很大,难以捉摸。 老舍
《离婚》
第四:“多给他们穿上点,刚入冬,天气贼滑的呢,忽冷忽热,多穿点保险!”
分類:
难以捉摸
《國語辭典》:
瞻前忽后(瞻前忽後)
拼音:
zhān qián hū hòu
兼顾前后。比喻做事谨慎周密。宋。
朱熹
答廖子晦
:「虽以颜子之初,钻高仰坚,瞻前忽后,亦是未见此物,故不得为实见耳。」
分類:
难以捉摸
《国语辞典》:
急料子
拼音:
jí liào zi
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元。石子章〈八声甘州。天涯羁旅套。六么遍〉曲:「前时唧𠺕,今番抹颩。急料子心肠天生透。」
分类:
变幻莫测
难以捉摸
《国语辞典》:
躲迷藏
拼音:
duǒ mí cáng
1.一种游戏。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也称为「捉迷藏」。
2.比喻言语、行为拐弯抹角,使人难以捉摸。如:「请你开门见山的说好吗?少跟我躲迷藏了。」也称为「捉迷藏」。
分类:
一种游戏
言语
游戏
一人
蒙住
拐弯抹角
眼睛
摸索
难以捉摸
身边
来回
躲避
《國語辭典》:
鬼狐由
拼音:
guǐ hú yóu
鬼混、胡闹的行为。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若不是恁识破他鬼狐由,敢送得俺卧枕著床罢手。」也作「鬼胡由」。
分類:
鬼胡由
指难
难以捉摸
妓女
《國語辭典》:
鬼狐犹(鬼狐猶)
拼音:
guǐ hú yóu
鬼混、胡闹的行为。元。无名氏《货旦郎》第二折:「断不得哄汉子的口,都是些即世求食鬼狐犹。」也作「鬼胡由」。
分類:
鬼胡由
指难
难以捉摸
妓女
《漢語大詞典》:
鬼胡延
犹鬼胡由。难以捉摸的心计。 元
无名氏
《替杀妻》
第一折:“呀,不赌时搂抱在祭臺边,这婆娘色胆大如天,恰不怕柳外人瞧见,又不是颠。往日贤,都做了鬼胡延。”
分類:
鬼胡由
难以捉摸
心计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