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隐暧(隱曖)
(1).指草木浓盛茂密貌。 南朝 宋 谢庄 《游豫章西观洪崖井》诗:“隐曖松霞被,容与涧烟移。” 唐 苏味道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隐曖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
(2).指文义隐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至於经典隐曖,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或以音讹,或以文变。”
(2).指文义隐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至於经典隐曖,方册纷纶,简蠹帛裂,三写易字,或以音讹,或以文变。”
《骈字类编》:草隐(草隐)
宋 秦观 和莘老游龙洞 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
《韵府拾遗 吻韵》:柳隐(柳隐)
后贤志柳隐字休然为汉中太守钟会攻之不能克
《骈字类编》:喜隐(喜隐)
史记滑稽传齐威王之时喜隐注喜好也喜隐谓好隐语
《高级汉语词典》:隐色 拼音:yǐn sè
适于昆虫隐藏逃避其天敌的昆虫颜色的一个类型或浓淡∶昆虫的保护色
《高级汉语词典》:隐颧 拼音:yǐn quán
有着宽阔的头颅和狭窄面部的头骨,从上面观察时看不见颧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