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9,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伏隐
奸隐
茶隐
神隐
鹿隐
隐室
隐首
隐坐
隐正
抑隐
隐塞
隐舍
隐射
隐冒
隐昧
《漢語大詞典》:伏隐(伏隱)
藏匿;隐居。左传·昭公十三年:“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 汉 陆贾 新语·资质:“ 鲍丘 之德行,非不高於 李斯 、 赵高 也,然伏隐於 嵩 庐之下而不録於世,利口之臣害之也。”
分類:藏匿隐居
《漢語大詞典》:奸隐(姦隱)
犹奸伏。指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隋书·乞伏传:“ 曹 土旧俗,民多姦隐,户口簿帐恒不以实。”旧唐书·张亮传:“ 亮 所莅之职,潜遣左右伺察善恶,发擿姦隐,动若有神。”
《分类字锦》:茶隐(茶隐)
戴炳 茶隐诗 美人隐于茶,性与茶不异。
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隐(神隱)
谓神幻幽妙,不易窥测。 北齐 刘昼 新论·法术:“天以气为灵,王以术为神;术以神隐成妙,法以明断为工。”
分類:不易窥测
《漢語大詞典》:鹿隐(鹿隱)
指 东汉 庞德公 隐居 鹿门山 事。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冷梦 汉皋 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
《漢語大詞典》:隐室(隱室)
指坐禅之室。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禪阁虚静,隐室凝邃。”
分類:坐禅
《漢語大詞典》:隐首(隱首)
隐藏为首的罪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首告》:“反叛律重隐首之条,凡谋反知情故纵隐藏者斩。”
《漢語大詞典》:隐坐(隱坐)
稳坐,静坐。隐,用同“ 隐 ”。北史·薛道衡传:“ 道衡 每搆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其沉思如此。” 清 金农 《画兰竹自题纸尾寄程五江二》诗:“半幅悬空斋,色香满巖坞,隐坐整日看,冷吟独闭户。”
分類:静坐
《漢語大詞典》:隐正(隱正)
威重清正。晋书·丁潭传:“ 潭 清淳贞粹,雅有隐正,圣明所简,才实宜之。”
分類:威重清正
《漢語大詞典》:抑隐(抑隱)
手指按笛孔之貌。文选·马融〈长笛赋〉:“笢笏抑隐,行入诸变。” 李善 注:“笢笏抑隐,手循孔之貌。”
分類:手指
《漢語大詞典》:隐塞(隱塞)
(1).堵塞。《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 毛 传:“是以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羣,大夫不麛不卵,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 陆德明 释文:“隐,如字,本又作偃。”
(2).掩饰,掩蔽。《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
《漢語大詞典》:隐舍(隱舍)
隐居的房舍。南齐书·周颙传:“ 顒 於 钟山 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 龟 於 汉阳 之 龙山 立隐舍,每浮舟而往,其闲逸如此。”
分類:隐居房舍
《漢語大詞典》:隐射(隱射)
(1).暗寓其事;影射。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或止书罹患之年月,而不及其事;或别书隐射之数语,而不露其详。” 丁玲 《梦珂》二:“这种敷衍自然是没有効力,反更给了人许多以便于说笑的隐射的讽刺话。”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并不指出被攻击的人的姓名,只是隐射着对方。”
(2).暗中渔利。明史·兵志一:“然隐射、占役、冒粮诸弊率如故。” 清 吴嘉宾 《海疆善后疏》:“伏查各省滨海,皆有荒淤之地,为大户隐射,及客民搭私种,并无官粮。”
分類:暗中影射
《漢語大詞典》:隐冒(隱冒)
隐匿冒充。魏书·李冲传:“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新唐书·选举志下:“刑家之子、工贾异类及假名承伪、隐冒升降者有罚。”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一节:“随着均田令的颁布,整理户籍,改变民多隐冒的局面也提到 北魏 政权的日程上来了。”
《漢語大詞典》:隐昧(隱昧)
(1).隐匿;欺蒙。宋书·后废帝纪:“如狱讼诬枉,职事紕繆,惰公存私,害民利己者,或无隐昧。”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的。”
(2).指暗昧不明的事。宋史·职官志三:“比部郎中员外郎掌勾覆中外帐籍……钩考百司经费,有隐昧,则会问同否而理其侵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