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丘壑  拼音:qiū huò
1.山峰与河谷。《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宋。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也作「邱壑」。
2.山野幽僻的地方。《北史。卷五六。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3.隐居。《文选。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4.比喻深远的意境。宋。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台,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后亦用以比喻心中有数。《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毕竟戴大理胸有丘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也作「邱壑」。
《國語辭典》:丘园(丘園)  拼音:qiū yuán
1.乡野林园。《易经。贲卦。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旧唐书。卷五五。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
2.隐居的地方。汉。蔡邕处士圈典碑〉:「洁耿介于丘园,慕七人之遗风。」《北史。卷六四。韦孝宽等传。论曰》:「怡神坟籍,养素丘园。」
3.隐居、退隐。《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三》:「臣闻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丘园之秀,因时则扬。」
《國語辭典》:芒屩  拼音:máng jué
用芒草编织的鞋。《晋书。卷七五。刘惔传》:「家贫,织芒屩以为养。」也作「芒履」、「芒鞋」。
《國語辭典》:芒鞋  拼音:máng xié
用芒草编织的鞋子。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腰系丝绦,脚下芒鞋。」也作「芒履」、「芒屩」。
《漢語大詞典》:幽逸
犹隐逸。后汉书·冲帝纪:“庚戌,詔三公、特进、侯、卿、校尉、举贤良方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人。”
分類:隐逸
《漢語大詞典》:幽遁
犹隐逸。晋书·隐逸传·范乔:“吏部郎 郗隆 亦思求海内幽遯之士, 乔 供养衡门,至於白首,於是除 乐安 令。”
分類:隐逸
《漢語大詞典》:处逸(處逸)
(1).隐居;隐逸。后汉书·郑玄传:“游学 周 秦 之都,往来 幽 、 并 、 兖 、 豫 之域,获覲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
(2).生活于安逸之中。 唐 许敬宗 《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
《漢語大詞典》:潜逸(潛逸)
(1).隐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臣揆 寧 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访诸故老,搜扬潜逸。”
(2).秘密逃跑。 明 刘基 《送偰世南参政分题得虎林》诗:“百灵肃号令,万恠悚潜逸。”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守道 张凤翥 、通判 张国运 越城潜逸。”
(3).谓偷袭。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东寇不靖,潜逸我疆。”
《漢語大詞典》:紫芳心
指隐逸或修道之心。《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始整丹泉术,终覿紫芳心。” 李善 注:“紫芳,紫芝也。”亦作“ 紫芳志 ”。 唐 李白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畴昔紫芳志,已过黄髮期。”
分類:隐逸修道
《國語辭典》:长林丰草(長林豐草)  拼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语本《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后泛指山林草野之地。《儒林外史》第八回:「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
《漢語大詞典》:沈遁
隐逸。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夫 北人 、 石户 、 善卷 、 子州 ,皆大才也,而沉遁放逸,养其浩然,昇降不为之亏,大化不为之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昔狂狷华士,义不事上,隐于海隅,而 太公 诛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分類:隐逸
《國語辭典》:野人  拼音:yě rén
1.未开化的蛮人。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九。云南七。麻里长官司》:「野人者在二长官司界外,赤发黄睛,树皮为衣,夜宿树上,丑恶凶悍。逢人即杀,无酋长约束。」
2.居处村野的平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孟子。滕文公上》:「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3.称粗野无礼的人。《红楼梦》第五二回:「比如方才说话,虽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漢語大詞典》:野婆
指猿类动物。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 邕 宜 以西, 南丹 诸蛮,皆居穷崖絶谷间。有兽名野婆,黄髮椎髻,跣足裸形,儼然一媪也。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纍垂盖膝,若犊鼻。力敌数壮夫,喜盗人子女……其羣皆雌,无匹偶,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四·猩猩:“又 罗愿 尔雅翼云:古之説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説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髮袒足……据 罗 説,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分類:动物
《漢語大詞典》:烟云(煙雲)
亦作“烟云”。
(1).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
(2).指隐逸之山林。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3).形容高远之处。 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4).如云的烟火气。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 徐迟 《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
(5).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漢語大詞典》:猿鹤(猿鶴)
(1).猿和鹤。宋史·石扬休传:“ 扬休 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2).借指隐逸之士。 清 方文 《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
(3).见“ 猿鹤沙虫 ”。
《國語辭典》:猿鹤沙虫(猿鶴沙蟲)  拼音:yuán hè shā chóng
比喻将士出征战死沙场。参见「猿鹤虫沙」条。清。黄遵宪〈述闻〉诗八首之二:「螟蛉果裸终谁抚,猿鹤沙虫总可哀。」
《漢語大詞典》:作者
指工匠、役夫。韩非子·解老:“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史记·平準书:“当是时, 汉 通 西南夷 道,作者数万人。”隋书·杨素传:“寻令 素 监 仁寿宫 , 素 遂夷山堙谷,督役严急,作者多死。”
《國語辭典》:鱼鸟(魚鳥)  拼音:yú niǎo
动物名。属鸟纲鱼鸟目。形似鸬鹚,大如鸠,头大,脑小,上下颚列生刺状之齿,脊椎为两凹状,胸骨具脊棱,翼颇发达,脚弱,现已绝种,其化石产于美洲之白垩纪。
《漢語大詞典》:鱼鸟慕(魚鳥慕)
鱼慕渊,鸟慕林。比喻隐逸静退之心。南史·隐逸传上·宗测:“而今鬢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鸟慕哉。”
分類: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