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9
词典
1
分类词汇
248
共248,分1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深入
包藏
盖藏
潜藏
隐伏
窜伏
敛迹
隐匿
隐蔽
埋藏
藏匿
韬藏
伏藏
屏处
伏匿
《國語辭典》:
深入
拼音:
shēn rù
1.进入深远。《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王峻又遣使令诸将收军,不可深入。」《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深入敌境,使僭号之主,系颈归降。」
2.透澈事理的中心主题。如:「这本小说对于人物性格的描写非常深入。」
分類:
深入
进入
下沉
深刻
内部
隐藏
透彻
中心
《國語辭典》:
包藏
拼音:
bāo cáng
隐含、隐藏。《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交结阉官,包藏祸心。」《三国演义》第二一回:「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也作「苞藏」。
分類:
包藏
隐藏
包裹
包含
包涵
收藏
宽容
《國語辭典》:
盖藏(蓋藏)
拼音:
gài cáng
掩盖储存。《礼记。月令》:「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
分類:
储藏
掩盖
窝藏
隐藏
财物
《國語辭典》:
潜藏(潛藏)
拼音:
qián cáng
隐藏,避世。《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山中元不少,只为潜藏难求。」
分類:
潜藏
隐藏
隐居
蕴藏
《國語辭典》:
隐伏(隱伏)
拼音:
yǐn fú
藏匿、潜伏。《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列子。黄帝》:「逮于末世,隐伏逃窜,以避患害。」
分類:
隐伏
隐遁
隐瞒
潜伏
隐居
隐藏
隐讳
人
事物
《國語辭典》:
窜伏(竄伏)
拼音:
cuàn fú
逃匿、潜伏。《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如其后嗣遁逃窜伏,使于中国不为叛臣。」《后汉书。卷五三。姜肱传》:「遂羸服閒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
分類:
逃匿
隐藏
《國語辭典》:
敛迹(斂跡)
拼音:
liàn jī
1.隐蔽起来,不敢露面。《抱朴子。外篇。知止》:「夫矰缴纷纭则鸳雏徊翮,坑阱充蹊则麟虞敛迹。」
2.退隐。《晋书。卷八六。列传。张轨》:「加以寝患委笃,实思敛迹避贤。」唐。
岑参
〈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诗:「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3.自我约束,不敢放纵。《新唐书。卷一七五。列传。刘栖楚》:「栖楚一切穷治,不阅旬,宿奸老蠹为敛迹。」《醒世恒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莅任之后,摘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宄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分類:
敛迹
收敛
隐藏
退居
形迹
隐居
躲避
有所顾忌
不敢
放肆
《國語辭典》:
隐匿(隱匿)
拼音:
yǐn nì
隐藏。《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皆形于乐,不可隐匿。」《三国演义》第八回:「汝勿隐匿,当实告我。」
分類:
隐匿
隐瞒
隐藏
《國語辭典》:
隐慝(隱慝)
拼音:
yǐn tè
1.隐藏事实。《左传。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庙,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隐慝焉。」
2.藏匿。如:「他为了躲避仇家,已隐慝多年。」
分類:
不知
罪恶
不可告人
《國語辭典》:
隐蔽(隱蔽)
拼音:
yǐn bì
隐藏、遮掩。《南史。卷七○。循吏传。虞愿传》:「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就观视,清彻无所隐蔽。」
分類:
隐蔽
隐晦
遮掩
遮盖
深藏不露
屏障
隐私
暗室
隐藏
掩饰
等别
《國語辭典》:
埋藏
拼音:
mái cáng
掩埋隐藏。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其剑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后以石匣埋藏。」
分類:
埋藏
隐藏
掩埋
泥土
尸体
细碎
碎物
《國語辭典》:
藏匿
拼音:
cáng nì
隐藏,不使发现。《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此物乃大辽皇帝所得亡国新俘的物,不得藏匿。」《三国演义》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分類:
藏匿
隐藏
城府
不直
直率
《漢語大詞典》:
韬藏(韜藏)
隐藏;包藏。 五代
齐己
《渚宫自勉》
诗之一:“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韜藏。” 宋
欧阳修
《〈仲氏文集〉序》
:“而独韜藏抑鬱,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 明
沈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既承洞察,焉敢韜藏?” 清
戴名世
《〈刘退菴先生稿〉序》
:“而先生之韜藏自晦,其奇为世人所不识者,又岂特此而已也耶。”
分類:
隐藏
包藏
《國語辭典》:
伏藏
拼音:
fú cáng
隐藏、匿藏。《墨子。杂守》:「可以迹知往来者少多,即所伏藏之处。」《宋史。卷四一七。列传。赵葵》:「但得密赐指授,范一切伏藏不动。」
分類:
隐藏
潜藏
《漢語大詞典》:
屏处(屏處)
隐蔽之处。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告 武 ,篋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 宋 庄季裕
《
鸡肋编
》
卷上:“气尚未平,独坐屏处。”
隐藏;隐居。 三国 魏
曹植
《白鹤赋》
:“薄幽林以屏处兮,荫重景之餘光。”
《
新唐书·张濬传
》
:“虽自屏处,然朝廷得失,时时言之。” 明
何景明
《赠清溪子序》
:“今年予得告屏处郭西之别业。”
分類:
隐藏
隐蔽
蔽之
隐居
《漢語大詞典》:
伏匿
隐藏;躲藏。
《楚辞·九辩》
:“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阿英
》
:“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第六篇:“ 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 ,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分類:
隐藏
躲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