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9分类词汇 9
《國語辭典》:高卧(高臥)  拼音:gāo wò
1.安适无忧地躺卧。《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2.比喻隐居而不出任官职。如:「他近日学古人高卧,藉此打知名度。」
《國語辭典》:高士  拼音:gāo shì
品德高尚而隐居不仕的君子。《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唐。储光羲田家杂兴诗〉八首之六:「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
《漢語大詞典》:悬车(懸車)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漢語大詞典》:悬车束马(懸車束馬)
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悬鉤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 葭萌 ,勋参 绵竹 。”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鳶挂猱之阻。”亦作“ 悬兵束马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涪水:“ 邓艾 自 阴平 、 景谷 步道,悬兵束马,入 蜀 逕 江油 、 广汉 者也。”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迷国(迷國)
(1).指隐居不仕。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若夫怀道以迷国,佯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然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故其行也,则濡足蒙垢,出身以效时;及其止也,则穷栖茹菽,臧宝以迷国。”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闵贡》:“ 仲叔 高栖,藏宝迷国,一介弗取,卓然贞白。”参见“ 迷邦 ”。
(2).使国迷乱。 宋 叶适 《宋吏部侍郎邹公墓亭记》:“ 子厚 迷国,罪无匹朋,最大者二后废立之际,尤大者臣子不忍言也。”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二:“人臣私聚敛,迷国坏纲纪。”
(3).谓使国人着迷。 宋 陈师道 《黄梅》诗:“留花如有待,迷国更须香。”
《漢語大詞典》:迷邦
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言 孔子 不仕,是怀其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从政,隐居不仕。《周书·儒林传·沈重》:“若居形声而去影响,尚迷邦而忘观国,非所谓也。”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居数岁,投老於南 荆 ,迷邦纵性,委和从化。”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岂终怀宝迷邦,谩説灌园避世。”
《漢語大詞典》:渊潜(淵潛)
(1).潜伏深渊之中。 汉 扬雄 《反离骚》:“懿神龙之渊潜兮,竢庆云而将举。”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
(2).喻隐居不仕。后汉书·崔駰传:“故士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魏书·宗钦传》:“进不弘道,退失渊潜,既惭朱闕,亦愧閭阎。”
《漢語大詞典》:逃禄
(1).仕而不受禄。语本国语·楚语下:“昔 鬭子文 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 成王 闻 子文 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 子文 ,至於今令尹秩之。 成王 每出 子文 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復。”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三国 魏 曹丕 《田畴辞封议》:“昔 薳敖 逃禄,传载其美。”
(2).指隐居不仕。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漢語大詞典》:逃官
(1).隐居不仕。 明 王思任 《阶成夜步有举怡春堂韵者》:“几年姓字幸逃官,长怪 东山 起 谢安 。”
(2).弃官逃跑。《荡寇志》第一○八回:“ 大义 务要盘问底里, 祥麟 只得将逃官之后……一一説了。”
《漢語大詞典》:隐滞(隱滯)
(1).隐居不仕。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明日, 諶 东出送客,驻车 太阳郭 里,见 暠 。还语 歆 曰:‘为君得孝廉矣。’问:‘为山泽?’答曰:‘ 洛阳 门下吏也。’ 歆 笑曰:‘当得隐滞之夫,乃 洛阳 吏邪?’”
(2).谓仕宦不得升进,或志不得伸。《周书·儒林传·沈重》:“所望凤举鸿翻,俄而萃止。明斯隐滞,合彼异同。”
《漢語大詞典》:龙蛰蠖屈(龍蟄蠖屈)
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明 张居正 《答司空陆五台书》:“今岁传臚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絶无才者也。公当盛 汉 之隆,而龙蛰蠖屈,不一建立于时,得无为儿曹所誚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