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随笔(隨筆)  拼音:suí bǐ
随意随事自由抒发纪录的散文体裁。世人常以此作为杂文的书名,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袁枚的《随园随笔》。
《国语辞典》:容斋随笔(容斋随笔)  拼音:róng zhāi suí bǐ
书名。宋洪迈撰,十六卷。另著有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五笔十卷。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辨證考据,颇为精确,尤精于宋代掌故。
《分类字锦》:风云随笔(风云随笔)
明皇杂录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阙雨尤甚亟命大臣遍祷于山泽间而无感应上于龙池新创一殿因召少府监冯绍政令于四壁各图一龙绍政乃先于四壁画素龙奇状蜿蜒如欲振涌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上及从官于壁下观之鳞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龙自檐间出入于池中风波汹涌云电随起侍御数百人皆见白龙自波际乘气而上俄顷阴云四布风雨暴作不终日而甘泽遍于畿内
分类:
《國語辭典》:漫笔(漫筆)  拼音:màn bǐ
随笔写成的文章,如明李诩有《戒庵漫笔》八卷。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二八。子部。杂家类存目五。戒庵漫笔》。
分類:随笔八卷
《國語辭典》:笔记(筆記)  拼音:bǐ jì
1.随手记录或指所记录的文字。如:「上课笔记」、「演讲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天下事真是愈出愈奇了!老弟,你这回到南京来,将所有阅历的事,都把他笔记起来,将来还可以成一部书呢!」
2.一种文体。大抵杂记见闻、辨订俗讹,或综述古义。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辞赋极其精深,笔记尤尽典实。」
《國語辭典》:杂书(雜書)  拼音:zá shū
泛指小说、杂剧之类的书籍。《红楼梦》第四二回:「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國語辭典》:漫录(漫錄)  拼音:màn lù
随意的记录,如宋代吴曾著有《能改斋漫录》十八卷。
《國語辭典》:札记(札記)  拼音:zhá jì
读书时摘记下来的要点或心得。如清代卢文弨有《龙城札记》、《钟山札记》。也作「劄记」。
《漢語大詞典》:扎记(扎記)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 夏衍 《别桂林》:“ 广州 沦陷,失散了我苦心搜集了的文献和扎记。”
《漢語大詞典》:医话(醫話)
中医的随笔记录。内容记载读书体会、临症心得、学术评论、见闻掌故等。 清 陆以湉 撰有冷庐医话, 王士雄 撰有《潜斋医话》
《国语辞典》:曲话(曲话)  拼音:qǔ huà
以随笔体裁评论曲辞、研讨声律或记载曲家事迹的书,如明王骥德《曲律》、何良俊《曲论》等。
《国语辞典》:赋话(赋话)  拼音:fù huà
以随笔体裁,评论辞赋的作法、技巧及得失、优劣的作品。
《国语辞典》:软文学(软文学)  拼音:ruǎn wén xué
1.小说、随笔等轻松的文学作品,以读者兴趣为重,不作枯燥的学理讨论。
2.颓废、肉感、缺乏使人向上之力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