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负隅(負隅)
亦作“ 负嵎 ”。
(1).凭依山曲;依恃险要的地势。孟子·尽心下:“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 赵岐 注:“虎依陬而怒。” 汉 马融 《广成颂》:“若夫鷙兽毅虫,倨牙黔口,大匈哨后,緼巡欧紆,负隅依阻,莫敢婴御。”后多指残敌凭险顽抗。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会宁令李君守城事》:“ 石峰 在万山中……贼踞为巢穴,筑垒开沟,为负隅计,实絶地也。” 清 袁枚 新齐谐·赵大将军刺皮脸怪:“怪至中堂挺然立作负嵎状,家丁相视,无敢前。” 孙中山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陈炯明 等跳梁于 东江 , 邓本殷 等负隅于南路。”
(2).背靠墙角。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我成了一只铁栏里的野兽,只是在牢房里兜圈子。偶尔也负嵎。在草席上胡坐一下。”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看见过力士搏狮么?当他屏息负隅,张空拳于狰狞的爪牙之下的时候,他虽有震恐,虽有狂傲,但他决不暇有萧瑟与悲哀。”
《漢語大詞典》:道隅
犹路边。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向来道隅有卖饼人。” 宋 王庭圭 《送骆仲武》诗:“谁能负弩当道隅,终日与尔为前驱。” 明 李东阳 《赠彭氏望》诗之二:“我诗世不好,见者掷道隅。”
分類:路边
《漢語大詞典》:隅总(隅總)
宋 代隅团的军事总管。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一日,隅总击柝,以告其一方曰:‘寇至,毋去诸!’”参见“ 隅团 ”。
分類:军事总管
《漢語大詞典》:隅团(隅團)
宋 代的地方武装。用以地方自卫。 宋 文天祥 《与赣州属县宰书》:“隅团定则保伍周,保伍周则盗贼弭。”
《漢語大詞典》:无隅(無隅)
无边。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唐 柳宗元 《天对》:“无隈无隅,曷懵厥列。” 明 宋濂 《潜溪邃言》:“居子之道……冲然若虚,渊然若全,浑然若无隅。”
分類:无边
《骈字类编》:两隅(两隅)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漢語大詞典》:巽隅
指东南角。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杨洞微:“是时十月,菴旁近葵花荣茂。 洞微云 :‘於文章癸为葵,此殆水徵也。’与众道士行寻之,见巽隅草树间,隐隐有微润,掘之果得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景灵宫:“造 献皇帝 庙於太庙之巽隅。其旧时营建名世庙者,遂空寂无所用。”
分類:东南南角
《國語辭典》:举隅(舉隅)  拼音:jǔ yú
举一部分为例以说明全部。如:「文学欣赏举隅」。
《國語辭典》:举一反三(舉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列举一例而能晓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则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所以重得罪于圣人矣。」
《國語辭典》:隅中  拼音:yú zhōng
将近正午的时候。《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也作「禺中」。
《國語辭典》:禺中  拼音:yú zhōng
将近正午的时候。也作「隅中」。
分類:将近午时
《國語辭典》:隅反  拼音:yú fǎn
类推。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漢語大詞典》:高隅
高山的一角。 三国 魏 嵇康 《杂诗》:“皎皎亮月,丽于高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朱闕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蔓草缘高隅,脩杨夹广津。”
分類:高山一角
《漢語大詞典》:隅目
斜眼而视,怒视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隅目高匡,威摄兕虎,莫之敢伉。” 薛综 注:“隅目,角眼视也;高匡,深瞳子也。皆谓猛兽作怒可畏者。” 唐 刘禹锡 《救沉志》:“适有挚兽如鴟夷而前,攫持流枿,首用不陷,隅目傍睨,其姿弭然,甚如六扰之附人者。”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
分類:斜眼怒视
《漢語大詞典》:德隅
犹言德行方正。语本诗·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毛 传:“抑抑,密也;隅,廉也。” 郑玄 笺:“人密审於威仪抑抑然,是其德必严正也。” 清 王夫之 《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嗣与先考同受业於 伍学文 先生之门,匪徒文誉齐腾,抑且德隅均整。”
《漢語大詞典》:疆隅
犹边疆。 清 李来泰 《中山贡使入朝纪事》诗:“环海近添新郡县, 中山 已属旧疆隅。”
分類:边疆
《漢語大詞典》:宫隅
谓建于宫墙四角的高大围屏。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郑玄 注:“宫隅,城隅,谓角浮思也。” 孙诒让 正义:引 焦循 曰:“角,即四隅之谓。浮思者,广雅释名古今注皆训为门外之屏。角浮思者,城之四角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盖城角隐僻,恐奸宄踰越,故加高耳。” 唐 李华 《含元殿赋》:“至若时雨槀田,九农恞畅,云归山冗,儵以昭旷。白日丽於宫隅,混晶光而益壮。”
《漢語大詞典》:陬隅
(1).隩隅,室内西南角。吕氏春秋·分职:“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 陈奇猷 校释:“是陬隅即隩隅也。”
(2).僻远之地。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稔祸陬隅,阻兵 甌 越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流毒徧於陬隅,视民几于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