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降损(降損)
(1).谓谦恭自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2).减少;降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下车七乘” 晋 杜预 注:“ 齐 旧依上公礼九乘,又有甲兵,今皆降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
《漢語大詞典》:末杀(末殺)
亦作“ 末摋 ”。
(1).抹杀。扫灭。《汉书·谷永传》:“背可惧之大异,问不急之常论,废承天之至言,角无用之虚文,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颜师古 注:“末杀,扫灭也。”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五:“ 智 按汉书·谷永传‘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即‘抹摋’字,后人加手耳。”
(2).减轻;降低。新唐书·酷吏传·吉温:“ 萧炅 为 河南 尹,御史遣 温 到府有所讯詰,乃并治 炅 ,不为末摋。”新唐书·张镒传:“顷之,与 吐蕃 相 尚结赞 盟 清水 ,约牛、马为牲。 鎰 耻与盟,将末杀其礼,乃紿语 吐蕃 ,以羊、豕、犬代之。”
《漢語大詞典》:砭削
降低;减弱;萎缩。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特好臧贬先辈,輒攻人沿袭之短,气象遂砭削矣。”
《國語辭典》:乞降  拼音:qǐ xiáng
请求敌方接受投降。《晋书。卷一。宣帝纪》:「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精忠岳传》第一四回:「众贼乞降者万馀,杀死者不计其数。」
分類:请求投降
《國語辭典》:下降  拼音:xià jiàng
1.自高处落下。《文选。枚乘。七发》:「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文选。王粲。登楼赋》:「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2.品质、程度、数量等变差或减少。如:「由于赶工的缘故,这批货的品质已下降了许多。」
3.公主出嫁。《新唐书。卷一三二。蒋乂传》:「帝念孝忠功,即日召为左卫将军,许主下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
4.莅临。《金瓶梅》第七回:「老身不知官人下降,匆忙不曾预备。」《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只是既蒙官长下降,怎的不光明正大而来。」
《國語辭典》:减价(減價)  拼音:jiǎn jià
1.降低原来的价格。唐。陆贽赈恤诸道将吏百姓等诏〉:「差官般运于诸道,减价出粜。」
2.名声降低。《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吾作史通,俗以为愚。……吾始以文章得誉,晚谈史传,由是减价。」
《國語辭典》:屈身  拼音:qū shēn
1.弯下身躯。《金瓶梅》第三回:「这西门庆连忙向前,屈身道唱喏。」
2.委屈自己,降低身分。《三国演义》第四回:「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國語辭典》:降格  拼音:jiàng gé
1.降临,从上而至。《书经。多士》:「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
2.降低标准。唐。释皎然《诗式。卷二。律诗》:「宋诗曰:『象溟看落景,烧劫辨沉灰。』沈诗曰:『咏歌麟趾舍,箫管凤雏来。』凡此之流,尽是诗家射雕之手,假使曹刘降格来作律诗,二子并驱,未知孰胜。」
3.降低标准或身分。如:「降格相求」。
《國語辭典》:冷气(冷氣)  拼音:lěng qì
1.冷的气流。《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渐入沙漠之地,风霜高下,冷气袭人,常如深冬。」《西游记》第二七回:「你看他觔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
2.冷气设备的别名。参见「冷气设备」条。
3.古代指因过于哀痛而引起的气逆病症。《梁书。卷四七。孝行传。褚脩传》:「脩性至孝,父丧毁瘠过礼,因患冷气。」
《國語辭典》:屈节(屈節)  拼音:qū jié
不能保持节操。《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明公诚能推赤心,屈节以事契丹。」
《國語辭典》:降服  拼音:jiàng fú
1.释服谢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惧,降服而囚。」晋。杜预。注:「去上服自拘囚以谢之。」
2.衣著朴素。《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晋。杜预。注:「降服,素服也。」《国语。晋语五》:「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乘缦,不举。」
3.旧时指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若已过继给他人,则对于亲生父母只服一年之丧。
《漢語大詞典》:降物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國語辭典》:消减(消減)  拼音:xiāo jiǎn
1.减少。如:「消减数量」。宋。范成大 元日马上二绝诗之一:「年来万事都消减,惟有床头历日添。」
2.指消瘦。元。朱庭玉〈祅神急。钩闲垂绣箔套。六么遍〉曲:「美容姿消减做瘦形骸。」
《漢語大詞典》:降等
(1).古代宾主相见,客人登东阶而上以示谦抑,称“降等”。礼记·曲礼上:“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復就西阶。” 孙希旦 集解:“愚谓客就主人之阶,谓入门而右也。主人固辞,然后客復就西阶,谓转而向左也。主人与客之辞让,皆在门内。”
(2).降低官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公降袭次第:“而考以譒译、马步射,其伎皆优等,然后授以本职,否则递相降等授爵。”参见“ 降阶 ”。
《國語辭典》:降阶(降階)  拼音:jiàng jiē
走下台阶。《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终,西都宾矍然失空,逡巡降阶。」《西游记》第二六回:「镇元子正与唐僧师弟闲叙,闻报,即降阶奉迎。」
《國語辭典》:减等(減等)  拼音:jiǎn děng
减低等级。如:「公务员犯法,重者免职,轻者减等改叙。」
《漢語大詞典》:屈体(屈體)
(1).谓降低身分。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相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以收礼后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
(2).犹屈膝。指屈服、投降。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於犬羊。” 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
(3).弯曲身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於下,枝错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