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附会
附骥
攀附
不附
内附
附书
附庸
附丽
归附
比附
依附
附益
附凤
阿附
相附
《國語辭典》:附会(附會)  拼音:fù huì
1.随从、追随。《汉书。卷四三。郦陆朱刘叔孙传。叔孙通》:「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彊社稷,身名俱荣,其最优乎!」唐。张九龄〈上封事书〉:「或因势附会,遂忝高班。」
2.依附,附和。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八。王章妻女》:「成帝舅大将军王凤秉政专权,章虽为凤所举,意不肯附会。」清。叶燮《原诗。卷二。内篇下》:「所谓体裁格力、声调兴会等语,不过影响于耳,含糊于心,附会于口,发而为诗。」
3.使文章之布置首尾一贯,文意严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
4.牵强凑合。「附」文献异文作「傅」。《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爰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宋。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附会经典,造为文书,以晓告四方之人。」
《國語辭典》:附骥(附驥)  拼音:fù jì
比喻攀附他人而成名。《红楼梦》第三七回:「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也作「附骥尾」。
《國語辭典》:附骥尾(附驥尾)  拼音:fù jì wěi
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也作「附骥」。
《國語辭典》:攀附  拼音:pān fù
1.攀拉附著。三国魏。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设令守无巧拙,皆可攀附,则公输已陵宋城,乐毅已拔即墨矣。」
2.依附。《后汉书。卷一六。邓寇列传。寇恂》:「今闻大司马刘公,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士多归之,可攀附也。」《宋史。卷二六八。列传。张逊》:「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其吁谋献替无闻焉。」
《韵府拾遗 遇韵》:不附
孔丛子位卑而图大位卑则人不附图大则人惮之
《國語辭典》:内附(內附)  拼音:nèi fù
前来归附。《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是岁,匈奴薁鞬日逐王比率部曲遣使诣西河内附。」三国魏。钟会 檄蜀文:「往者吴将孙壹,举众内附,位为上司,宠秩殊异。」
《國語辭典》:附书(附書)  拼音:fù shū
寄书信。唐。杜甫 前出塞诗九首之四:「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明史。卷一四三。黄钺列传》:「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善得书,与钺相对哭,誓死国。」
分類:寄信
《國語辭典》:附庸  拼音:fù yōng
1.附属于诸侯或大国的小国,藉著听其指挥来得到庇护。《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
2.附属于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3.勉强附和他人的意见或行动。如:「有钱人家喜欢附庸风雅,订做一些书匮,却放置酒瓶。」
《國語辭典》:附丽(附麗)  拼音:fù lì
依附。《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中》:「刘毅叛换,负衅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奸暴,附丽协党,扇荡王畿。」《文选。左思。魏都赋》:「附丽皇极,思禀正朔。」
《國語辭典》:归附(歸附)  拼音:guī fù
归向依附。《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有吐谷浑、两突厥、浑契苾、沙陀等,各率部众归附。」
《國語辭典》:比附  拼音:bǐ fù
1.互相依附。如:「由于怀抱的志向相同,他们鱼帮水、水帮鱼,在官场比附互助。」《晋书。卷六○。列传。索靖》:「枝条顺气,转相比附。」
2.以近似的事物比拟。如:「修辞为文,比附譬喻为基本功之一。」《书经。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唐。孔颖达。正义:「人之所犯,不必当条,须探测刑书之意,比附以断其罪。」
《國語辭典》:依附  拼音:yī fù
凭依、倚靠、从属。《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红楼梦》第三回:「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國語辭典》:附益  拼音:fù yì
增益。《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漢語大詞典》:附凤(附鳳)
语本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后因以“附凤”指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载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臣绍袭先业,奄有 江 表,顾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
《國語辭典》:阿附  拼音:ē fù
巴结奉承,比附迎合。《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三国演义》第二○回:「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
《漢語大詞典》:相附
互相依附;结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原始要终,疎条布叶,道味相附,悬绪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