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苏轼文集》卷二三〈乞常州居住表〉
臣轼言。臣闻圣人之行法也,如雷霆之震草木,威怒虽甚,而归于欲其生;人主之罪人也,如父母之谴子孙,鞭挞虽严,而不忍致之死。臣漂流弃物,枯槁馀生。泣血书词,呼天请命。愿回日月之照,一明葵藿之心。此言朝闻,夕死无憾。臣轼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昔者尝对便殿,亲闻德音。似蒙圣知,不在人后。而狂狷妄发,上负恩私。既有司皆以为可诛,虽明主不得而独赦。一从吏议,坐废五年。积忧薰心,惊齿发之先变;抱恨刻骨,伤皮肉之仅存。近者蒙恩量移汝州,伏读训词,有「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之语。岂独知免于缧绁,亦将有望于桑榆。但未死亡,终见天日。岂敢复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觊之心。但以禄廪久空,衣食不继。累重道远,不免舟行。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资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馀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又恐罪戾至重,未可听从便安,辄叙微劳,庶蒙恩贷。臣先任徐州日,以河水浸城,几至沦陷。臣日夜守捍,偶获安全,曾蒙朝廷降敕奖谕。又尝选用沂州百姓程棐,令购捕凶党,致获谋反妖贼李铎、郭进等一十七人,亦蒙圣恩保明放罪。皆臣子之常分,无涓埃之可言。冒昧自陈,出于穷迫。庶几因缘侥倖,功过相除。稍出羁囚,得从所便。重念臣受性刚褊,赋命奇穷。既获罪于天,天无助于下。怨仇交积,罪恶横生。群言或起于爱憎,孤忠遂陷于疑似。中虽无愧,不敢自明。向非人主独赐保全,则臣之微生岂有今日。伏惟皇帝陛下,圣神天纵,文武生知。得天下之英才,已全三乐;跻斯民于仁寿,不弃一夫。勃然中兴,可谓尽善。而臣抱百年之永叹,悼一饱之无时。贫病交攻,死生莫保。虽凫雁飞集,何足计于江湖;而犬马盖帷,犹有求于君父。敢祈仁圣,少赐矜怜。臣见一面前去,至南京以来,听候朝旨。干冒天威,臣无任。
《苏轼诗集》卷二十三〈登州谢上表二首〉
〈登州谢上表二首〉其一:「臣轼言。伏奉告命,授臣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臣已于今月十五日到任上讫者。登虽小郡,地号极边。自惊缧绁之馀,必有民社之寄。拜恩不次,陨涕何言。中谢。臣闻臣不密则失身,而臣无周身之智;人不可以无学,而臣有不学之愚。积此两愆,本当万死。坐受六年之谪,甘如五鼎之珍。击鼓登闻,止求自便;买田阳羡,誓毕此生。岂期枯朽之中,有此遭逢之异。收召魂魄,复为平人;洗濯瑕玼,尽还旧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内行曾、闵之孝,外发禹、汤之仁。日将旦而四海明,天方春而万物作。于其党而观过,谓臣或出于爱君;就所短而求长,知臣稍习于治郡。致兹异宠,骤及非才。恭惟先帝全臣于众怒必死之中,陛下起臣于散官永弃之地。没身难报,碎首为期。臣无任。」
灵常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82 【介绍】: 西汉人。为楚令尹,从刘邦击钟离昧等,徙为汉中大夫。后从取韩信,迁中尉。又以平英布。高祖十二年,封阳羡侯。卒谥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225 【介绍】: 三国吴北海人,字长绪。东汉末为孔融功曹,融称邵有廊庙才。后从刘繇于江东。孙权统事,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相,封阳羡侯。曾与张昭等共定朝仪。
《國語辭典》:阳羡(陽羨)  拼音:yáng xiàn
县名。汉代设置,隋改为义兴,故址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南。
《漢語大詞典》:买田阳羡(買田陽羨)
宋 苏轼 《菩萨蛮》词:“买田 阳羡 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后因以“买田阳羡”指辞官归隐。 明 何景明 《得献吉江西书》诗:“鼓柁 湘江 应未得,买田 阳羡 定何如?”
分類:辞官归隐
《国语辞典》:周处(周处)  拼音:zhōu chǔ
人名。(西元240~299)字子隐,西晋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县)人。少孤,不修细行,里人患之,与南山之白额虎,长桥之蛟,并称为「三害」。处乃射虎斩蛟,励志向学为善,官至御史中丞,齐万年反,力战死。著有《默语》、《风土记》。谥孝侯。
《漢語大詞典》:阳甸(陽甸)
指今之 江苏 宜兴 。 宜兴 古称 阳羡 。 周处 为 晋 时 阳羡 人。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潜光 阳甸 ,返斾 吴丘 ,旧关虽入,乡路冥浮。”
《国语辞典》:蒋捷(蒋捷)  拼音:jiǎng jié
人名。(西元1245?~1301?)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宜兴(一作阳羡)人。宋恭帝年间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平生著作以义理为主,亦工词,多为追昔伤时之作。著有《小学详断》、《竹山词》等。
《漢語大詞典》:鹅笼书生(鵝籠書生)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阳羡 许彦 负鹅笼而行,遇一书生以脚痛求寄笼中。至一树下,书生出,从口中吐出器具肴馔,与 彦 共饮,并吐一女子共坐。书生醉卧,女子吐一男子。女子卧,男子复吐一女子共酌。书生欲觉,女子又吐锦帐遮掩书生,即入内共眠。男子另吐一女子酌戏。后次第各吞所吐,书生以铜盘一赠 彦 而去。情节乃据旧杂譬喻经改头换面而成。后用作幻中生幻,变化无常之典。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昔 东晋 时 阳羡 许彦 ,遇鹅笼书生于 绥安山 下,离奇诡变,至今人称道之。”亦省作“ 鹅笼 ”。 清 蒲松龄 《短禾行》:“世态 渔洋 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然 阳羡 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説此鬼者,不又即鬼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