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防微
周防
防守
防边
防闲
预防
为防
防风
防托
不防
防患
难防
河防
防身
防护
《漢語大詞典》:防微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谓尽诚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谗愬。谓慎独防微为近隘,谓艰贞用晦为废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也,其远嫌防微,至於如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漢語大詞典》:周防
(1).谨密防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失於夷途,陷在大罪。” 宋 王禹偁 《闻鸮》诗:“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2).四周防护。 清 方文 《篱落》诗:“周防期慎密,勿使过禽鸟。”
《國語辭典》:防守  拼音:fáng shǒu
防护守卫。《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操大怒,斩郝萌于军门,使人传谕各寨,小心防守。」《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
《漢語大詞典》:防边(防邊)
防守边地。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中国 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则不言防边而边自固矣。” 郁达夫 《赠朱植先生因题画像册后》诗:“手闢 朱堤 山万仞,防边端赖君输财。”
《國語辭典》:防闲(防閑)  拼音:fáng xián
防范。《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
《國語辭典》:预防(預防)  拼音:yù fáng
事前防范。《书经。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当顺古大道,制治安国,必于未乱未危之前,思患预防之。」也作「豫防」。
《韵府拾遗 阳韵》:为防(为防)
通典河东县后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年筑城为防
分类:为防
《國語辭典》:防风(防風)  拼音:fáng fēng
1.挡风。如:「这片竹林有防风作用。」
2.植物名。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叶三角状卵形,长七至十九公分,二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夏秋间开花,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果实扁广椭圆形。嫩叶可食,根可供入药。
《漢語大詞典》:防托
见“ 防拓 ”。
《漢語大詞典》:防拓
亦作“ 防托 ”。 防御,抵拒。 宋 范仲淹 《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如抚驭之间,恩威得所,大可防托边界。” 宋 司马光 《陈述古札子》:“闻副总管 刘几 称,西人点集,将谋入寇,请出兵防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至有雇人应名,更相为代,官中了不可别,每遇上州防拓,多结众逃避,以此州郡徒有人数,若倚以战,适足败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五年:“去秋已闻此言,屡令 徐敏子 严为防拓,又行下 邕 宜 ,守险要以备不虞。”
分類:防御抵拒
《國語辭典》:不防  拼音:bù fáng
1.没有提防戒备。《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布虽无谋,陈宫多计。只恐其中有诈,不可不防。」《红楼梦》第四七回:「贾母一回身,贾琏不防,便躲伶俐。」
2.没想到。《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苗酋拚命的领著苗兵投石柱桥来,却不防一声炮响,桥下伏兵齐出。」《红楼梦》第四○回:「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躧滑了,咕咚一交跌倒。」
《漢語大詞典》:防患
防止祸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敌国不可狎,攘窃之国不可使久亲,皆防患为民除患之意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合谮》:“一朝得势便拟包弹,乘其未发急宜防患。”
《韵府拾遗 阳韵》:难防(难防)
宋史舆服志绍熙元年礼部侍郎李巘言文书有印以示信防奸然州县沿循或以县佐而用东南将印以掾曹而用司寇旧章名既不正弊亦难防
《國語辭典》:河防  拼音:hé fáng
1.防护黄河堤岸的工程。后亦泛指河流的堤防。
2.掌管防禦黄河泛滥事宜的官署。《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凡河防谨其法禁,岁计茭揵之数。」
《國語辭典》:防身  拼音:fáng shēn
保护身体,使不受伤害或侵袭。如:「学习武术不但可以增强体魄,而且可以防身。」
《國語辭典》:防护(防護)  拼音:fáng hù
防守维护。《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军士昼夜防护,不敢懈怠。」《红楼梦》第五五回:「秋纹回头见了平儿,笑道:『你又在这里充什么外围的防护。』一面回身便坐在平儿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