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阁 → 閤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阁下(閣下)  拼音:gé xià
1.对人的敬称。初为对显贵者的尊称,后乃泛用。《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王陛下」句下汉。应劭。注:「因卑以达尊之意也。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也作「閤下」。
2.楼阁之下。《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言嶊。」
《漢語大詞典》:閤下
1.古代对尊贵者的敬称。后亦泛用于朋友之间,称谈话、通信的对方。 汉 蔡邕 独断卷上:“﹝天子﹞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羣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閤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 韩愈 ,谨奉书尚书閤下。” 宋 欧阳修 《与杜正献公书》:“某顿首启,仲夏毒热,伏惟相公閤下,尊候动止万福。”
2.谓在屋门之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廞 牙门将 涪陵 许弇 求为 巴东 监军, 杜淑 、 张粲 固执不许, 弇 怒,手杀 淑 粲 於 廞 閤下。”
《國語辭典》:合下  拼音:hé xià
1.当时、即时。《朱子语类。卷一四○。论文下》:「如秦少游诗甚巧,亦谓之对客挥毫者,想他合下得句便巧。」
2.当初、原先。《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理,后有气邪?后有理,先有气邪?皆不可得而推究。」《董西厢》卷五:「刁镫得人来成病体,争如合下休相识。」
《分类字锦》:阁下生麻(阁下生麻)
洛中纪异录梁相国郑珏与李相国愚同为学士忽一日郑之阁下有一麻生李曰承旨入相矣指麻示之曰此天命也愿得当制以尽荒虚时亢阳既久其麻益茂及霜降成实真白麻也是夜制出果郑登庸而李复寓直
分类:馆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