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7,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尘闻
达闻
大闻
式闻
司闻
闻化
铺闻
瞻闻
赴闻
迨闻
龙闻
逸闻
艳闻
闻如是
渊闻
《韵府拾遗 文韵》:尘闻(尘闻)
隋书房陵王传寸诚管见辄以尘闻
《漢語大詞典》:达闻(達聞)
(1).传闻。 汉 王充 论衡·实知:“讖书秘文,远见未然;空虚闇昧,豫睹未有;达闻暂见,卓譎怪神,若非庸口所能言。”
(2).传递消息。 明 杨慎 《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其望京师万里而遥,望 成都 亦千里而遥,故有事则艰于达闻。”
《漢語大詞典》:大闻(大聞)
大名声。 宋 梅尧臣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君在 咸平 、 景德 间已有大闻,会天子修封禪,未及詔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於时。”
《漢語大詞典》:式闻(式聞)
指名望。 唐 白居易 《乌行初授卫佐制》:“ 乌行初 , 重胤 之子,早禀义方,诗礼弓裘,式闻不坠。”
分類:名望
《分类字锦》:司闻(司闻)
韩愈争臣论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
分类:
《漢語大詞典》:闻化(聞化)
谓闻知风俗教化或受到教育感化而来归附。语本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闻风向化,所见奇异。” 张篁溪 《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革命史》:“ 爪哇岛 之 华 侨,闻化最晚,故入同盟会者甚尠。”
《漢語大詞典》:铺闻(鋪聞)
广泛传播。《文选·班固〈典引〉》:“故夫显定三才昭登之绩,匪 尧 不兴;铺闻遗策在下之训,匪 汉 不弘厥道。” 李周翰 注:“铺,布也。”
《漢語大詞典》:瞻闻(瞻聞)
犹言见多识广。 唐 杨炯 《从弟去溢墓志铭》:“于时朝廷之上,山林之下,英儒瞻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希末光而影集,听餘声而响和者,犹藩篱之望天池,鳞介之宗龟龙也。” 清 冯桂芬 《〈鸿雪因缘〉序》:“自来英硕瞻闻之士,类能以宦游輒迹所至,见之著録,垂示方来。”
分類:见多识广
《漢語大詞典》:赴闻(赴聞)
报丧;亦指报丧的文告。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九:“及军中以 孔明 死赴闻, 蜀 人赴之不许,祠之又不许。”参见“ 赴告 ”。
分類:报丧文告
《漢語大詞典》:赴告
(1). 春秋 时各国以崩薨及祸福之事相告。前者称“赴”,后者称“告”。左传·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惩不敬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赴告策书,诸所记註,多违旧章。” 孔颖达 疏:“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至於春秋一书,不过因赴告之文,书之以定褒贬。 左氏 乃得依经作传。其时不赴告而背理坏道乱亡破灭者,十倍於左传而无所考。”
(2).专指报丧。史记·周本纪:“ 昭王 南巡狩不返,卒於 江 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宋 陆游 《留夫人墓志铭》:“ 庆元 六年十月,余之友 信安 徐賡 赴告其母夫人之丧於 山阴 泽中。”《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司徒 招 奉公子 留 主丧即位,遣大夫 于徵师 以病薨赴告於 楚 。”
(3).奔告。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明史·何真传:“县人 王成 、 陈仲玉 作乱, 真 赴告元帅府。”
《高级汉语词典》:迨闻
等到听说
《骈字类编》:龙闻(龙闻)
庄子子张见鲁哀公不礼焉去之曰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雕龙画之于是天龙闻而示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非龙也今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者
《國語辭典》:逸闻(逸聞)  拼音:yì wén
正史未记载的传闻。
《漢語大詞典》:艳闻(豔聞)
亦作“艷闻”。 关于艳情方面的传闻。 清 叶申芗 《〈本事词〉自序》:“偶辑艳闻,正钟情之在我。” 沙汀 《淘金记》四:“当她年轻的时候,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
分類:艳情传闻
《漢語大詞典》:闻如是(聞如是)
佛经开卷语。犹言如是我闻。意为“我听说这样”。《〈百喻经〉序》:“闻如是,一时佛住 王舍城 。”
分類:佛经开卷
《骈字类编》:渊闻(渊闻)
鲍照河清颂钜生大年赡学渊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