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11,分14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寝门
应门
门中
门深
私门
门径
门内
阖门
门对
王门
军门
门道
阊门
门东
二门
《國語辭典》:寝门(寢門)  拼音:qǐn mén
内室的门。《仪礼。士昏礼》:「妇至,主人揖妇以入,及寝门。」
《國語辭典》:应门(應門)  拼音:yìng mén
1.古代宫廷的正门。《诗经。大雅。绵》:「乃立应门,应门将将。」《礼记。明堂位》:「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
2.管理门户开启或应对访客。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董文恪公老仆王某,性谦谨,善应门。数十年未忤一人。」
3.当家主持门户。《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诸子应门,或殁于官,或丧于途。」
《漢語大詞典》:门中(門中)
(1).家族之内,家族中的人。《南齐书·王僧虔传》:“于时 王 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
(2).称族中死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世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
《骈字类编》:门深(门深)
无可寄和蔡州田郎中诗。见台迥下。
《國語辭典》:私门(私門)  拼音:sī mén
1.得以行私请托的权贵豪门。《战国策。秦策三》:「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情。」秦。李斯 上书秦始皇:「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家门。晋。潘岳西征赋〉:「甄大义以明责,反初服于私门。」《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3.旧时指私娼、暗娼。《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些地方,都是开私门的女人住,这女人眼见的也是私门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回:「甚至于统领的相好,甚么私门子,钓鱼巷的婊子,这种门路,亦都有人走。」
《國語辭典》:门径(門徑)  拼音:mén jìng
1.门前的小路。唐。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鄠诗:「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2.学问入门的方法。清。江藩《经解入门。门径不可不清》:「四库提要为读群经之门径。」
3.谋事进身的途径。如:「他在社会历鍊几年,摸清门径,才谋得这份好工作。」
《漢語大詞典》:门内(門内)
家庭;家中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復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虽门内、亲戚,不觉有纤毫薄厚。” 清 侯方域 《明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陈公墓志铭》:“夫人 张氏 ,后公两月卒,有妇德,门内化之。”
分類:门内家庭
《國語辭典》:阖门(闔門)  拼音:hé mén
1.关门。《左传。定公八年》:「阳越射之,不中,筑者阖门。」
2.阖家、全家。《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亮明日又泥首谢罪,乞骸骨,欲阖门投窜山海。」
《漢語大詞典》:阖门百口(闔門百口)
指全家所有人。后汉书·赵岐传:“﹝ 孙嵩 ﹞密问 岐 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 北海 孙宾石 ,闔门百口,埶能相济。’” 唐 颜真卿 《与蔡明远帖》:“一昨缘受替归北,中止 金陵 ,闔门百口,几至餬口。”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臣闔门百口,仰戴隆恩,无可报答,惟有竭诚尽力,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庶以少酬洪造之万一耳。”
《國語辭典》:门对(門對)  拼音:mén duì
1.门上的对联。《俗语考原。门对》:「新春制吉祥语。为对联,黏贴门上,谓之门对。」也称为「门帖」、「门联」。
2.夫妇。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今日红妆共秀才,您两个为门对。」
《漢語大詞典》:王门(王門)
(1).指王宫之皋门、库门。周礼·地官·大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於王门。” 孙诒让 正义:“王门即王宫之皋门、库门。”
(2).犹王庭,帝阙。竹书纪年卷上:“元年乙酉帝(帝 废 )即位,诸夷宾于王门。”后汉书·东夷传序:“自 少康 已后,世服王化,遂宾於王门,献其乐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九千里之丹凤,始践王门;七十日之黄龙,初阶郡职。”
(3).王爷的邸第。《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王门所以贵,自古多俊民。” 刘良 注:“王门,谓 邵陵王 门也。”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诗:“王门高德业,幕府盛才贤。”原注:“ 卫伯玉 为 江陵 节度,时封 阳城郡王 ,故云王门。” 元 吴莱 《望会稽山》诗:“犹廻 剡 曲棹,肯鼓王门琴?” 王邦采 等注引《晋中兴书》:“ 武陵王 晞 闻其( 戴逵 )能琴,使人召焉。 逵 对使者前破琴曰:‘ 戴安道 不为王门伶人。’” 明 戴良 《喜谢密庵至》诗之一:“自昔王门久曳裾, 河间 礼乐属真儒。”
(4).泛指 王 氏之门户派系。 宋 强至 《寄献王中丞》诗:“纪纲新宪府,德业旧 王 门。”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北方王门学案:“ 王道 字 纯甫 者,受业 阳明 之门……其后趋向果异,不必列之 王 门。”
(5).即 玉门 。尸子卷下:“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覊於 王门 。”太平御览卷四八六引作“玉门”。吕氏春秋·首时:“ 武王 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 王门 之辱。” 陈奇猷 集释引 毕沅 曰:“ 王门 即 玉门 ,古以中画近上为‘王’字,‘王’三画正均即‘玉’字。”参见“ 玉门 ”。
《國語辭典》:玉门(玉門)  拼音:yù mén
1.宫阙。《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背玉门以奔鹜兮,蹇离尤而干诟。」
2.两汉时通往西域的关隘。参见「玉门关」条。
3.产门。如中医妇科病有玉门痧。
4.县名。属甘肃省,位于滨疏河上源东岸。出产金砂、石油。
《國語辭典》:军门(軍門)  拼音:jūn mén
1.军营外的大门。《左传。哀公十年》:「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2.清代对提督的尊称。
《國語辭典》:门道(門道)  拼音:mén dào
门前的长形甬道。如:「他穿过门道,头也不回的走了。」
《國語辭典》:门道(門道)  拼音:mén dao
1.门路。如:「他虽然勤劳用功,却得不到门道。」
2.技巧、本领。《续孽海花》第三四回:「他的替工赵大,伺候牲口的门道儿也狠精。」
3.引申为来龙去脉。如:「这事说来也怪,看不出什么门道。」
《漢語大詞典》:阊门(閶門)
(1).城门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城西。古时 阊门 高楼阁道,雄伟壮丽。 唐 代 阊门 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许多诗人都有诗词吟诵。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闔庐 冢在 閶门 外,名 虎丘 。” 唐 杜甫 《壮游》诗:“嵯峨 閶门 北,清庙映迴塘。” 元 陈深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 閶门 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吴门将归为姜学在题岁寒图》词:“濒行不折 閶门 柳,殷勤祇劝 皋桥 酒。”参阅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门名》
(2).城门名。 扬州 城西门。旧唐书·敬宗纪:“ 扬州 城内,旧漕河水浅,舟船涩滞,输不及期程。今从 閶门 外古 七里港 开河。”
《骈字类编》:门东(门东)
唐 杜甫 百忧集行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國語辭典》:二门(二門)  拼音:èr mén
1.大门进去的第二道门。《红楼梦》第三九回:「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站在二门口,找二爷呢。」《文明小史》第三回:「听了听二门外头那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鼕鼕的响。」
2.两种途径、结局。《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奸吏得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出生议,所欲陷则与死比,是为刑开二门也。」唐。聂夷中过比干墓〉诗:「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