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门衢(門衢)
《國語辭典》:门槛(門檻) 拼音:mén kǎn
1.门下所设的横木。《红楼梦》第二四回:「那红玉急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却说白公退至花厅,跨进门槛,只听当中放的一架大自鸣钟,正铛铛的敲了十二下,彷佛像迎接他似的。」也作「门阆儿」、「门坎」、「门槛子」、「门限」。
2.界限。比喻最低标准、最低条件。如:「这件事的门槛很高,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个人家儿过日子,在京在外是一个理:第一件,里外的这道门槛儿得分得清楚。」
3.喻指财富或地位的阶级。如:「兄弟,喊了你半天,怎么不回话?是不是门槛儿高了,拿我不当一回事了。」
4.方法、窍门。如:「若是懂得门槛在哪儿,这个问题就好解决。」
5.找窍门或占便宜的本领。如:「这个人门槛儿很精。」
2.界限。比喻最低标准、最低条件。如:「这件事的门槛很高,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个人家儿过日子,在京在外是一个理:第一件,里外的这道门槛儿得分得清楚。」
3.喻指财富或地位的阶级。如:「兄弟,喊了你半天,怎么不回话?是不是门槛儿高了,拿我不当一回事了。」
4.方法、窍门。如:「若是懂得门槛在哪儿,这个问题就好解决。」
5.找窍门或占便宜的本领。如:「这个人门槛儿很精。」
《漢語大詞典》:门祸(門禍)
家祸。《南齐书·柳世隆传》:“ 世隆 以门祸获申,事由 明帝 ,乃据郡起兵,遣使应朝廷。”
《骈字类编》:门隘(门隘)
南史羊侃传:贼频攻不捷,乃筑长围。朱异、张绾议出击之,帝以问侃,侃曰: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今击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一旦失利,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不从,遂使千馀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大半。 唐书太平公主传: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而入。
《漢語大詞典》:门阿(門阿)
门屋。《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郑玄 注:“阿,栋也。” 贾公彦 疏:“栋也者,谓门之屋,两下为之,其脊高五丈。”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门阿是经,观闕是营。”参见“ 门屋 ”。
《高级汉语词典》:闇门
隐蔽的门
《骈字类编》:第门(第门)
汉书霍光传:第门自坏。云尚冠里宅中门亦坏平。唐书张孝忠传:子茂昭。顺宗立。进同中书门下章事。复遣之镇。赐女乐二人固辞。车至第门。茂昭引诏使辞曰:天子女乐。非臣下所宜见。昔汾阳、咸宁、西平、北平。皆有大功。故当是赐。今下臣述职以朝。奈何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