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门尉(門尉)
(1).守门的官吏。《墨子·号令》:“门尉昼三閲之。”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宗衞 相 齐 ,遇逐,罢归舍,召门尉 田饶 等二十有七人而问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芒侯 耏跖 ﹞以门尉前元年初起 碭 ,至 霸上 ,为 定武君 。”
(2).即门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痴鬼﹞远远随至娶者家,为门尉所阻,稽顙哀乞,乃得入。”参见“ 门神 ”。
(2).即门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痴鬼﹞远远随至娶者家,为门尉所阻,稽顙哀乞,乃得入。”参见“ 门神 ”。
《漢語大詞典》:三祀
(1).古代春季三种祭礼的合称,即大祀、中祀、小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汉 郑玄 注:“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按:大祀用玉帛牲全,次祀用牲币,小祀用牲。见《周礼·春官·肆师》。 宋 苏辙 《郊祀庆成》诗:“盛礼弥三祀,初元正七年。”
(2).古代大夫祭祀门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无后的众鬼,合称“三祀”。《礼记·祭法》:“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 汉 蔡邕 《独断》:“大夫以下,自立三祀之别名:曰族厉,曰门,曰行。”
(3).三年。《后汉书·崔骃传》:“乃称疾而屡復兮,歷三祀而见许。”
(2).古代大夫祭祀门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无后的众鬼,合称“三祀”。《礼记·祭法》:“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 汉 蔡邕 《独断》:“大夫以下,自立三祀之别名:曰族厉,曰门,曰行。”
(3).三年。《后汉书·崔骃传》:“乃称疾而屡復兮,歷三祀而见许。”
《漢語大詞典》:郁垒神荼(鬱壘神荼)
(1).二神名。传说善治恶鬼,故旧时民间奉为门神。 王充 《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沧海 之中,有 度朔 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 神荼 ,一曰 鬱垒 ,主閲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 黄帝 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 神荼 、 鬱垒 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汉 张衡 《东京赋》:“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垒 ; 神荼 副焉,对操索苇。”按,《战国策·齐策三》“今子东国之桃梗也” 汉 高诱 注作“荼与”、“鬱雷”。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作“荼与鬱垒”。参见“ 鬱律 ”。
(2).指桃符、春联。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娇儿学作人间字,鬱垒神荼写未真。”参见“ 桃符 ”。
(2).指桃符、春联。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娇儿学作人间字,鬱垒神荼写未真。”参见“ 桃符 ”。
《漢語大詞典》:郁垒神荼(鬱壘神荼)
(1).二神名。传说善治恶鬼,故旧时民间奉为门神。 王充 《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沧海 之中,有 度朔 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 神荼 ,一曰 鬱垒 ,主閲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 黄帝 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 神荼 、 鬱垒 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汉 张衡 《东京赋》:“ 度朔 作梗,守以 鬱垒 ; 神荼 副焉,对操索苇。”按,《战国策·齐策三》“今子东国之桃梗也” 汉 高诱 注作“荼与”、“鬱雷”。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作“荼与鬱垒”。参见“ 鬱律 ”。
(2).指桃符、春联。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娇儿学作人间字,鬱垒神荼写未真。”参见“ 桃符 ”。
(2).指桃符、春联。 宋 姜夔 《鹧鸪天·丁巳元日》词:“娇儿学作人间字,鬱垒神荼写未真。”参见“ 桃符 ”。
《國語辭典》:郁律(鬱律) 拼音:yù lǜ
1.烟气上腾的样子。《文选。郭璞。江赋》:「气滃渤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唐。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2.形容雷声低沉阻滞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雷郁律于岩窔兮,电倏忽于墙藩。」
3.深峻险曲的样子。《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2.形容雷声低沉阻滞的样子。《文选。扬雄。甘泉赋》:「雷郁律于岩窔兮,电倏忽于墙藩。」
3.深峻险曲的样子。《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