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门上(門上) 拼音:mén shàng
1.门上面,多指门板上或门的四周。《镜花缘》第二三回:「门上有副对联,写的是:『优游道德之场,休息篇章之囿。』」《文明小史》第三○回:「赵翰林道:『这算什么?前年的时候,不是有人门上插了外国的顺民旗子吗?』」
2.官府的差役。因旧时的差役房都设在官府的大门口,故称为「门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这来报喜的,却是藩台门上。」
3.看门的人。如:「远见盗贼已至,那门上早吓得脸色发青。」《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才送了出去,又见门上的人跑进来回道:『舅太太来了!』原来舅太太就是佟孺人娘家的嫂子。」
4.门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看门的不肯传,他就在门上大嚷大叫。」
2.官府的差役。因旧时的差役房都设在官府的大门口,故称为「门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这来报喜的,却是藩台门上。」
3.看门的人。如:「远见盗贼已至,那门上早吓得脸色发青。」《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才送了出去,又见门上的人跑进来回道:『舅太太来了!』原来舅太太就是佟孺人娘家的嫂子。」
4.门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看门的不肯传,他就在门上大嚷大叫。」
《國語辭典》:家门(家門) 拼音:jiā mén
1.家族。《陈书。卷二一。萧允传》:「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
2.古称卿大夫之家。《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3.称自己的家庭。《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4.住家的大门。《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他家就在余家巷。进了家门,他同胞的兄弟出来接著。」
5.门第、家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本来事主誇忠赤,变为不孝辱家门。」
6.传奇戏的开场白。内容说明戏情大意或戏中人物家世。
2.古称卿大夫之家。《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3.称自己的家庭。《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4.住家的大门。《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他家就在余家巷。进了家门,他同胞的兄弟出来接著。」
5.门第、家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捉季布传文》:「本来事主誇忠赤,变为不孝辱家门。」
6.传奇戏的开场白。内容说明戏情大意或戏中人物家世。
《國語辭典》:门面(門面) 拼音:mén miàn
1.商店的铺面。如:「门面很宽」。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好门面,好铺席,好库司。」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一折:「今日开了这门面,烧的汤热,看有甚么人来。」
2.房屋的外观。《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鞋》:「教清琴记了门面,明日再来打探。」
3.生意、交易。《金瓶梅》第四回:「老咬虫,我交你不要慌!我不说与他,也不做出来不信,定然遭塌了你这场门面,交你撰不成钱使!」
4.房屋沿街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黄家把门面一带三、四间屋都与他住。」《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当下两人做了一集凉篷船,到了北门桥,上了岸,见一所朝南的门面房子。」
5.场面。如:「他这个人最喜欢装门面了。」《老残游记》第七回:「在现在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个老和尚,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6.个人的名誉、地位及体面。《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王九妈听得这些风声,怕坏了门面,来劝女儿接客。」
7.表面上、不诚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这富家子虽与杨抽马相好,只是见他兴头有术,门面撮哄而已。」
2.房屋的外观。《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鞋》:「教清琴记了门面,明日再来打探。」
3.生意、交易。《金瓶梅》第四回:「老咬虫,我交你不要慌!我不说与他,也不做出来不信,定然遭塌了你这场门面,交你撰不成钱使!」
4.房屋沿街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黄家把门面一带三、四间屋都与他住。」《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当下两人做了一集凉篷船,到了北门桥,上了岸,见一所朝南的门面房子。」
5.场面。如:「他这个人最喜欢装门面了。」《老残游记》第七回:「在现在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个老和尚,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6.个人的名誉、地位及体面。《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王九妈听得这些风声,怕坏了门面,来劝女儿接客。」
7.表面上、不诚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这富家子虽与杨抽马相好,只是见他兴头有术,门面撮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