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闇合
谓不谋而合。 晋 陆机 《文赋》:“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张南山文:“谓今日説经,无论不能发明经义,即偶有心得,亦往往与前人闇合。” 朱自清 《〈燕知草〉序》:“但我知道 平伯 并不曾着意去模仿那些人,只是性习有些相近,便尔闇合罢了。”
《漢語大詞典》:闇忽
昏昧不明。《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 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説,卒采之辩,闇忽之意,非君子之道者,则 予 之问也固矣。’” 王肃 注:“闇忽,久远不明。”
忽然。六韬·王翼:“闇忽往来,出入若神。”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道极数殫,闇忽不还。” 李善 注:“言天道既极,历数又殫,故闇忽而灭,不能自还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今臣但虚心志在黄雀,不知空埳其旁,闇忽埳中,陷於深井,臣故袷体濡履,几为大王取笑。”
《漢語大詞典》:闇人
(1).谓暗于人事,不懂人情世故。文选·嵇康〈幽愤诗〉:“曰余不敏,好善闇人。” 吕向 注:“常好善道而闇於人事。”
(2).昏聩糊涂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见成事而疑惑,动失计而多悔者,闇人也。”
《漢語大詞典》:顽闇(頑闇)
愚拙而不明事理。 汉 应劭 《〈风俗通〉序》:“予实顽闇,无能述演,岂敢比隆於斯人哉!” 宋 司马光 《除兼侍读学士乞先次上殿札子》:“臣智识顽闇,不达圣心。”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四:“如某之顽闇,曾何足效耶!”
分類:愚拙事理
《骈字类编》:柳闇
温庭筠 柳闇山犬吠,蒲流水禽立。
《漢語大詞典》:闇时(闇時)
昏暗的时代。 汉 王逸 《九思·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諑譖兮虚获尤。”
分類:昏暗
《高级汉语词典》:闇时
昏暗的时代
《漢語大詞典》:闇塞
愚昧蔽塞。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贵人时或问官吏民甲乙何如?其清高贤能者, 洪 指説其快事,其贪暴闇塞者,对以偶不识悉。” 宋 苏轼 《答毕仲举书》之一:“佛书旧亦尝看,但闇塞不能通其妙。” 清 唐甄 潜书·破祟:“心智闇塞,执见罔觉。”
分類:愚昧蔽塞
《漢語大詞典》:闇干
见“ 闇奸 ”。
《漢語大詞典》:闇奸
亦作“ 闇干 ”。 谓阴谋篡夺。奸,通“ 干 ”。 清 方苞 《汉文帝论》:“自 魏 晋 及 五季 ,虽乱臣盗贼,闇奸天位,皆泰然自任而不疑。”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大哉神器,亿万生灵之所托命也,而智可闇奸,而力可覬图乎?”
分類:阴谋篡夺
《骈字类编》:尘闇(尘闇)
左思娇女诗:丹青日尘闇,明义为隐赜。泛洛禊饮诗。尘闇宫墙外。霞明苑树西。刘禹锡苏轼次韵回文诗:头伴枕屏山掩恨。目昏尘闇玉窗琴。
《漢語大詞典》:闇修
(1).暗自修行砥砺,不为人所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监司之臧否属吏,盖亦难矣。粉饰者见赏,则闇修者弗庸。”明史·儒林传一·胡居仁:“ 居仁 闇修自守,布衣终其身。”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淮 上 顾諟 在瞻 、 杨开沅 禹江 、 戴晟 晦夫 ,皆国初闇修静学之士。”
(2).指暗自修行砥砺的人。明史·曾同亨传:“尚书 杨博 痛詆伪儒, 同亨 曰:‘此中多闇修,非可概斥。即使阳假名义,视呈身进取、恬不知耻者,孰愈哉?’”
《漢語大詞典》:闇将(闇將)
昏昧的将领。六韬·战骑:“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闇将之所以陷败也。”
分類:昏昧将领
《漢語大詞典》:闇黮
昏暗不明貌。 宋 沈辽 《寄赠伊先生》诗:“闇黮七八岁,日月何匆匆。”
分類:昏暗
《漢語大詞典》:凡闇
平庸愚味。宋书·臧质传:“自谓人才足为一世英杰,始闻国祸,便有异图,以 义宣 凡闇,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
分類:平庸庸愚
《漢語大詞典》:疏闇
亦作“疎闇”。 浅薄愚昧。晋书·陆云传:“其下众官,悉州閭一介,疏闇之咎,虽可日闻;至於处义用情,庶无大戾。” 宋 岳飞 《乞解枢副第二札子》:“臣性识疎闇,昧於事机,立功无毫髮之微,论罪有邱山之积。”
分類:浅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