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乡(六鄉)
(1). 周 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内,分为六乡,每乡设乡大夫管理政务。周礼·地官·小司徒:“乃颁比灋于六乡之大夫,使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輦。”《周礼·地官·乡老》“乡老” 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百里内为六乡,外为六遂。”国语·周语中“请隧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周礼:天子远郊之地有六乡,则六军之士也;外有六隧,掌供王之贡赋。”
(2). 王莽 时仿 周 制,于 长安 西都置六乡。汉书·王莽传中:“分 长安 城旁六乡,置帅各一人…… 莽 下书曰:‘ 常安 西都曰六乡,众县曰六尉。’”
《漢語大詞典》:三曲
(1).古丧礼的一种哀声。谓一举声而三折。礼记·间传:“斩縗之哭,若往而不反;齐縗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緦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於声音者也。” 郑玄 注:“三曲,一举声而三折也。”
(2). 唐 长安 城北 平康里 之歌妓聚居区,分一曲、二曲、中曲,合称三曲。见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宋 金盈之 醉翁谈录·平康巷陌记·平康总序:“多有游惰者於三曲中而为诸媪所养,俗呼为庙客。”
(3).酒名。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 克非 《春潮急》四三:“﹝ 李春山 ﹞因为心里分外高兴,便不想马上回去,到酒店要了四两三曲,慢慢喝着。”
《漢語大詞典》:建章宫
亦省称“ 建章 ”。 1. 汉 代 长安 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 武帝 太初 元年, 柏梁殿 灾。 粤 巫 勇之 曰:‘ 粤 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宫在 未央宫 西, 长安 城外。” 汉 张衡 《西京赋》:“ 柏梁 既灾, 越 巫陈方, 建章 是经,用厌火祥。”
(2). 南朝 宋 时以京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北邸为 建章宫 。宋书·前废帝纪:“﹝ 永光 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 建章宫 ,南第为 长杨宫 。” 唐 李白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 建章 闕,耿耿对 金陵 。”
(3).泛指宫阙。 唐 王昌龄 《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澹月疎星遶 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漢語大詞典》:宋清
唐 长安 卖药人,轻财好义,为时人所称许。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宋清 卖药于 长安 西市,朝官出入移贬, 清 輒卖药迎送之;贫士请药,常多折券,人有急难,倾财救之。岁计所入,利亦百倍。 长安 言:人有义声,卖药 宋清 。”后因以喻指轻财好义者。 宋 陆游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诗:“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 秦缓 药,空负 宋清 钱。”
《漢語大詞典》:桂馆(桂館)
汉 宫馆名,在 长安 。 汉武帝 造以迎神。汉书·郊祀志下:“ 公孙卿 曰:‘僊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 緱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楼居。’於是上令 长安 则作 飞廉 、 桂馆 , 甘泉 则作 益寿 、 延寿馆 ,使 卿 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后以“桂馆”泛称道观。 唐 杜甫 《覆舟》诗之二:“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僊。” 元 陈旅 《送张真人代祠武当龙虎两山追赋》诗:“桂馆祠官持羽节,名山两地躡丹梯。”
《國語辭典》:柏梁台(柏梁臺)  拼音:bó liáng tái
汉武帝时建立,以香柏为梁,故称为「柏梁台」。《汉书。卷六。武帝纪》:「元鼎元年夏五月,……。二年……。春,起柏梁台。」汉。服虔。注:「用百头梁作台,因名焉。」颜师古。注引《三辅旧事》:「以香柏为之。今书字皆作柏。服说非。」简称为「柏台」。
《漢語大詞典》:两监(兩監)
长安 国子监和 洛阳 国子监的合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按实録:西监, 隋 制;东监, 龙朔 元年所置。 开元 已前,进士不由两监者,深以为耻。”
《漢語大詞典》:两街(兩街)
唐 代首都 长安 的 横街 和 朱雀大街 的合称。 横街 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 朱雀大街 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 承天门街 (又称“ 天街 ”)。(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 京兆 筑沙堤 、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 唐 李洞 《赠三惠大师》诗:“詔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 唐 孙棨 《〈北里志〉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僕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 宋 杨万里 《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灯。”亦借指权贵士大夫。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是岁,赐译经院额曰‘传法’。令两街选童子五十人,就院习梵学、梵字。”(3)借指 长安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四年:“夏,四月,己亥朔,敕於两街四寺各置戒坛,度人三七日。上奉佛太过,怠於政事,尝於 咸泰殿 筑坛为内寺尼受戒,两街僧尼皆入预。”参阅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漢語大詞典》:青门道(青門道)
指古 长安 青门 外的大道。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三:“ 长安 春色归,先入 青门道 。” 王琦 注:“《雍録》:‘ 青门 ,在 汉 都城,为东面南来第一门,即 邵平 种瓜之地。’”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 青门道 。”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漢語大詞典》:东馆(東館)
(1).东宫。《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跂予旅东馆,徒歌属南墉。” 吕延济 注:“东馆,谓东宫,舍人居之。”
(2).宫东侧的学舍。周书·儒林传·樊深:“ 太祖 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 深 为博士。”
(3). 汉 代特指 长安 近郊的 豫中观 。汉书·元后传:“秋歷 东馆 ,望 昆明 。” 王先谦 补注:“《黄图》: 豫中观 , 武帝 造,在 昆明池 中,亦曰 昆明观 ,即 东馆 也。”按,今本三辅黄图作“豫章观”。参阅 陈直 《三辅黄图校证》卷五。
《國語辭典》:昆明池  拼音:kūn míng chí
湖泊名:(1)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面积约三百三十平方公里。也称为「滇池」。(2)位于陕西省长安县西南,汉武帝时所凿,今已乾涸。
《漢語大詞典》:鹤观(鶴觀)
观名。(1) 汉武帝 时所建。在 长安 城西 茂陵 。三辅黄图·陵墓:“ 武帝茂陵 在 长安 城西北八十里,周回三里,高一十四丈一百步, 茂陵 有 鹤观 。”(2) 宋 苏轼 所建。在 广东 惠州 (今 罗浮山 以东)。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 子厚 居 柳 筑 愚溪 , 东坡 居 惠 筑 鹤观 ,若将终身焉。”(3)指 白鹤观 。在 江西省 星子县 五老峰 下。 清 蒋士铨 《酹江月·望庐山》词:“日照 香鑪 ,云生 鹤观 ,雪挂 康王谷 。”
《国语辞典》:青衫泪(青衫泪)  拼音:qīng shān lèi
杂剧名。元马致远作,内容为白居易与长安名妓裴兴奴的恋爱故事,纯出虚构。此剧由〈琵琶行〉增饰而成,取其中「江州司马青衫湿」句,作为剧名。
《漢語大詞典》:饭颗山(飯顆山)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漢語大詞典》:北内
唐朝 国都 长安 内的皇城。宫城在北,故名。 五代 齐己 《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诗:“圣主降情延北内,诸侯稽首问南禪。” 唐 刘兼 《寄长安郑员外》诗:“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謁东隣。”新唐书·朱泚传:“ 浑瑊 以数十骑自夹城入北内,裒兵欲击贼,闻乘舆出,遂奔 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