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唐昌观(唐昌觀)
唐 道观名。在 长安 安业坊 南。以 玄宗 女 唐昌公主 而得名。观中有玉蕊花,传为公主手植, 唐 宋 诗人多有吟咏。参阅 唐 康骈 剧谈录卷下、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卷九。
《漢語大詞典》:槐里月
长安 夜月。 槐里 ,古代 长安 里巷名。 唐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诗之二:“人悲 槐里 月,马踏 槿原 霜。” 唐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归覲屡经 槐里 月,出师常笑 棘门 军。”
《漢語大詞典》:函渭
函谷关 与 渭水 的并称。古代指 长安 一带。《宋书·周朗传》:“ 函 渭 灵区,闃为荒窟; 伊 洛 神基,蔚成茂草,岂可不怀歟?” 南朝 梁 王僧孺 《豫州墓志》:“尅反旧京,饮马 函 渭 ,然后高卧閒帷。”
《漢語大詞典》:明德门(明德門)
隋 大兴城 和 唐 长安城 南城门之一。在 启夏门 和 安化门 之间,是城中唯一有五个门洞的城门。门洞各宽5米,深18.5米。遗址在今 陕西 西安 杨家村 。
《漢語大詞典》:丸赤白
汉 代 长安 少年谋杀官吏时,以三色弹丸抓阄,得红丸者杀武吏,得黑丸者杀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杀时主丧事。事见汉书·酷吏传·尹赏。后为暗杀官吏的典实。 清 王芑孙 《秋怀》诗:“恶少数羣丸赤白,好官平日轂丹朱。”
《漢語大詞典》:升阳殿(昇陽殿)
唐 长安 宫殿名。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是时,诸镇兵皆会 长安 ,大战 渭桥 ,贼败走入城, 克用 乘胜追之,自 光泰门 先入,战 望春宫 昇阳殿 , 巢 败。”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国语辞典》:来俊臣(来俊臣)  拼音:lái jùn chén
人名。(西元651~697)唐万年雍州人(今陕西省长安县)。武后时为御史中丞,治告密之事,性情凶暴残忍。后以谋反伏诛。
《漢語大詞典》:鸣珂曲(鳴珂曲)
亦作“ 鸣珂巷 ”。 唐 代京都 长安 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尝游东市还,自 平康 东门入,将访友於西南。至 鸣珂曲 ,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闔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絶代未有。”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告辞了 鸣珂巷 ,待嫁那 韩辅臣 。”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 丽春园 万马萧萧, 鸣珂巷 众口嗷嗷,将一座翫江楼等闲白占了。” 明 汤式 《谒金门·闻嘲》曲:“你 鸣珂巷 艳娃,我 梁园 内社家。”
《漢語大詞典》:青门桥(青門橋)
即 霸桥 。因其在 汉 时 长安城 青城门 外,故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故渠又东出城分为二渠……一水逕 杨桥 下,即 青门桥 也。” 唐 刘禹锡 《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前时送君去,挥手 青门桥 。”参见“ 青门 ”。
《國語辭典》:青门(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南的霸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俗称为「青门」。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门。《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九》:「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
《漢語大詞典》:鹊岩(鵲巖)
岩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之 韦曲山 。 五代 谭用之 《再游韦曲山寺》诗:“ 鹊巖 烟断玉巢欹,罨画春塘 太白 低。”
《漢語大詞典》:题名会
唐 代进士试中,称同年,皆集会于 长安 慈恩寺塔 ,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会”。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既捷,列书其姓名於 慈恩寺塔 ,谓之题名会。”
《漢語大詞典》:燕脂坡
汉 代 长安 妓坊。后亦泛指妓女聚居之处。 宋 苏轼 《百步洪》之二:“不学 长安 閭里侠,貂裘夜走 燕脂坡 。”一本作“臙脂坡”。 王十朋 集注引 李厚 曰:“ 臙脂坡 , 长安 妓馆坊名。” 程善之 《古意》诗:“ 燕支坡 上夜灯出,不知买醉谁家楼。”
《漢語大詞典》:逍遥园(逍遥園)
园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渭水 又东与 泬水 枝津合,水上承 泬水 ,东北流经 邓艾祠 南,又东分为二水,一水东入 逍遥园 ,注 藕池 。”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秦·姚兴:“ 鳩摩罗什 至 长安 ,七年正月, 兴 如 逍遥园 ,引诸沙门,听 什 説佛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四○一年, 后秦 姚兴 灭 后凉 ,迎 鸠摩罗什 到 长安 ,尊为国师,使在国立译场 逍遥园 大兴译事。”
《漢語大詞典》:宣平门(宣平門)
汉 代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名 宣平门 ,也叫 东都门 或 都门 ,省称 宣平 。汉书·王莽传下:“十月戊申朔,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城 东出北头第一门曰 宣平门 ,民间所谓 东都门 。 疏广 太傅 受 少傅,上疏乞骸骨归,公卿大夫为设祖道,供张 东都门 外,即此门也。” 晋 潘岳 《西征赋》:“戾 饮马 之阳桥,践 宣平 之清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