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千龄万代(千齡萬代)
犹千秋万代。极言岁月长久。 唐 卢照邻 《怀仙引》:“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國語辭典》:耐用  拼音:nài yòng
物品可以经久使用。如:「这把刷子十分耐用。」
《漢語大詞典》:年深岁久(年深歲久)
久经岁月。指时间长久。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个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里记得。”亦作“ 年深月久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那晓得花园门年深月久,苦不甚牢,早被外边一伙人踢开了一扇。” 沙汀 《淘金记》十二:“他一面收检家私,把那些夹子、挖子、扫子、耘刀种种工具,装进一只透红放亮、年深月久的细小竹筒里去。”
《國語辭典》:年久失修  拼音:nián jiǔ shī xiū
建筑物因年代久远,缺乏管理维修而损坏。如:「这座公园年久失修,园内设备破败不堪。」
《漢語大詞典》:水枯石烂(水枯石爛)
极言历时长久。 郭沫若 《女神·湘累》:“爱人呀,还不回来呀!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烂了!”参见“ 海枯石烂 ”。
分類:历时长久
《國語辭典》:海枯石烂(海枯石爛)  拼音:hǎi kū shí làn
海水枯乾,石头风化粉碎。形容经历时间长久。后多用以表示意志坚定,永久不变的盟誓之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也作「石烂海枯」。
《國語辭典》:任重道远(任重道遠)  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负担繁重,路途遥远。比喻长期肩负重大的任务。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商君书。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也作「道远任重」。
《國語辭典》:日久岁深(日久歲深)  拼音:rì jiǔ suì shēn
形容时间长久。《五灯会元。卷一五。云门文偃禅师》:「翻覆思量,看日久岁深自然有个入路。」也作「年深日久」。
《國語辭典》:日久天长(日久天長)  拼音:rì jiǔ tiān cháng
形容时间长久。《红楼梦》第六九回:「这日久天长,这些个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
《國語辭典》:日久月深  拼音:rì jiǔ yuè shēn
形容时间长久。《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进取诀》:「纵使宣明口势,吐纳开张,皆须日久月深,倦于赊阔。」也作「年深日久」。
《漢語大詞典》:桑荫不徙(桑蔭不徙)
亦作“ 桑荫未移 ”。 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昔者 尧 见 舜 於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舜 受大麓,桑荫未移而已陟帝位,皆所以祗承天命,若此之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唐 尉迟敬德 赞曰:‘ 敬德 之来, 太宗 以赤心付之。桑荫不徙,而大功立。’”
《國語辭典》:旷日长久(曠日長久)  拼音:kuàng rì cháng jiǔ
历时长久,久经时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也作「旷日弥久」。
《國語辭典》:经年累月(經年累月)  拼音:jīng nián lěi yuè
经过很长的时间。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三七出:「千山万水,经年累月,好是悬悬。当此寒天,俺姐妹念彼征人,共作寒衣一件。」也作「累月经年」。
《國語辭典》:老主顾(老主顧)  拼音:lǎo zhǔ gu
称经常关照购物的顾客。如:「他可说是我们店里的老主顾」。也作「老照顾主儿」。
分類:长久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