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水月镜像
佛类词典
如镜中像喻
其它辞典
僧大(镜中 )
释镜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僧大,号镜中。史弥远请主万寿寺,作偈辞之。事见《虎丘山志》卷七。
释镜中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镜中。云南曲靖人。蛮族也。正统间。住荒落一古寺。习苦行。四十馀年。铁板一蒲团。终夜不寝。一夜数珠散落暗中。探之仍集成串。汲汲如救头然。或问师。何苦如是。师曰。不苦不成真。吾炼睡魔耳。人因以真峰长老称之。一日谓其徒曰。有客至。须预备斋食。其夕盗十数人突入。师曰。虚无恐孤来意奈何。遂手为装裹饮食之。尽室以行。盗负所得。竟夜奔趋。自喜离人远甚。及天明视之。但旋绕两廊间。尚未出寺门也。盗众罗拜请死。师慰而遣之。师欲建弥陀大殿。卜地得一龙潭。祝曰。尔龙须上山。借我此地为伽蓝。未几。水迁于山顶。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镜中,明正统间,栖止曲精真峰山下,苦行四十馀年。夜以念珠撒地,一一探之,仍累然成贯,竟夜不寐,以此为恒,无一夕间(閒) 。侍者怪之,叩其所以,但言:“不苦不真,吾以伏魔耳。”一夕有盗,入室攫取衣钵,镜中欣然与以饮食,遣之使去。乃盗挟所窃出户而走,如堕云雾,腰缠背负,且行且探,长夜漫漫,不胜其苦,比晓犹旋绕廓庑,相顾愕然,自还其物,罗拜以去。后建寺卜地,得一龙湫,以法咒之,龙果他去,遂成平地。今泉出山巅,一道瀑布流于树杪,或云即龙所徙处也。
《國語辭典》:水月镜像(水月鏡像)  拼音:shuǐ yuè jìng xiàng
比喻空幻不实在。唐。裴休 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景德传灯录。卷一四。石头希迁大师》:「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灵?」也作「镜花水月」、「水月镜花」。
如镜中像喻
【三藏法数】
谓镜中之像,非镜作,非面作,非镜面和合而作,亦非无因缘作。虽非实有,然亦可见。故无智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分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无有实体,但有名字而起分别,诳惑凡夫,生诸烦恼。若有智之人,虽复见闻,了知无实,而不执著,故说如镜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