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8,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锡祉
锡马
锡圭
锡土
褒锡
锡县
锡封
铅锡
锡贡
锡服
锡与
嘉锡
锡燕
孤锡
锡赐
《骈字类编》:锡祉(锡祉)
烈文辟公,锡之祉福。
《骈字类编》:锡马(锡马)
易晋彖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漢語大詞典》:锡圭(錫珪)
亦作“鍚圭”。 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后泛指授以高官重爵。 南朝 梁 沈约 《刘领军封侯诏》:“宜锡圭裂壤,允副僉属,可封开国县侯,食邑二千户。”《梁书·元帝纪》:“以锡珪之功,既归有道;当璧之礼,允属圣明。”旧唐书·儒学传上·敬播:“今有高官重爵,本荫唯逮子孙;祚土锡珪,餘光不及昆季。”
《漢語大詞典》:锡土(錫土)
赐土封国。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昭 受恩非凡”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昔 周旦 、 吕望 ……功勋若彼,犹受上爵,锡土开宇。”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锡土因生而各统其德者,父子则亦殊姓。”
分類:土封封国
《漢語大詞典》:褒锡(襃錫)
亦作“褒锡”。同“褒赐”。 周书·儒林传·乐逊:“ 逊 以年在悬车,上表致仕,优詔不许。於是赐以粟帛及钱等,授 湖州 刺史……在任数载,频被襃锡。”新唐书·郑王元懿传:“喜经术,数断大狱,务宽平, 高宗 嘉之,璽詔褒锡。”
《骈字类编》:锡县(锡县)
魏志明帝纪见上
《漢語大詞典》:锡封(錫封)
赐封,分封。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考翼佐 世祖 ,匡復郊庙,锡封茅土。”
分類:赐封分封
《漢語大詞典》:铅锡(鉛錫)
即铅。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夫 班 狄 不能削瓦石为芒鍼, 欧冶 不能铸铅锡为干将。”宋书·颜竣传:“所铸钱形式薄小,轮郭不成就。於是民间盗铸者云起,杂以铅锡,并不牢固。”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二 广 三十八郡皆有所输,或供铅锡,或供银,或供钱,岁计四五万緡。”
分類:
《漢語大詞典》:锡贡(錫貢)
谓待天子有令而后进贡。有别于常贡。书·禹贡:“厥包橘柚锡贡。” 孔颖达 疏:“此物……须之有时,故待锡命乃贡,言不常也。” 蔡沉 集传引 张氏 曰:“必锡命乃贡者,供祭祀,燕宾客则詔之。”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臣窃以《禹贡》 扬州 ‘厥包橘柚锡贡’,则百果之实,列於土贡,所从来已久。”一说为常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锡贡解:“祭祀宾客,岁岁常经。因此锡命责贡,仍是岁岁常贡。”
《漢語大詞典》:锡服(錫服)
赐予紫服。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八:“然公宽厚长者,记存故旧,尝与 邵武 姓 鱼 一僧相善,及贵,犹不忘,为 鱼 奏紫方袍,弟子 守仙 亦沾锡服。”参见“ 赐紫 ”。
分類:赐予
《國語辭典》:赐紫(賜紫)  拼音:sì zǐ
唐代官制,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官位不到三品和五品的人,则有赐紫赐绯,赐紫必兼金鱼袋。见《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也称为「赐金紫」。
《漢語大詞典》:锡与(錫與)
见“ 锡予 ”。
《漢語大詞典》:锡予(錫予)
亦作“ 锡与 ”。
(1).赐给。《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新唐书·王缙传:“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锡与,不知纪极。” 郭沫若 《断断集·屈原时代》:“左传·定四年明明说 周武王 以 殷 民六族给 鲁公 伯禽 、 殷 民七族给 卫康叔 , 怀 姓九宗给 唐叔虞 ……老幼男女,父子妻孥一道与物品同时锡予,不是奴隶是什么呢?”
(2).指赐给的财物。 明 归有光 《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予尝读其家所藏书,皆天子使中贵人传语,恩旨丁寧,锡予优渥。”
分類:赐给财物
《漢語大詞典》:嘉锡(嘉錫)
见“ 嘉赐 ”。
分類:嘉锡
《漢語大詞典》:嘉赐(嘉賜)
亦作“ 嘉锡 ”。 谓朝廷的赏赐。 三国 魏 曹丕 《赐故太尉杨彪几杖诏》:“昔 孔光 卓茂 ,皆以淑德高年,受兹嘉赐。”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公卿尝并赐没入生口,唯 歆 出而嫁之。帝叹息”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歆 居股肱之任,同元首之重,则当公言皇朝,以彰天泽,而默受嘉赐,独为君子,既犯作福之嫌,又违必去之义,可谓匹夫之仁,蹈道则未也。”《梁书·武帝纪上》:“圣朝永言旧式,隆此眷命。侯伯盛典,方轨前烈。嘉锡隆被,礼数昭崇。”
分類:朝廷赏赐
《漢語大詞典》:锡燕(錫燕)
赐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燕羣臣。”
分類:赐宴
《韵府拾遗 锡韵》:孤锡(孤锡)
释希画诗早晚回孤锡
《漢語大詞典》:锡赐(錫賜)
赏赐。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归老十餘年,不曾迁改,亦无锡赐。”
分類: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