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7,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揭丑
毙狱
倒扣
误判
伏不是
诒误
要不得
遮饰
秕谬
谶悔
参驳
叉道
怙过
痕秽
坏种
《国语辞典》:揭丑(揭丑)  拼音:jiē chǒu
指出缺失与错误。
《国语辞典》:毙狱(毙狱)  拼音:bì yù
因判决错误所造成的冤狱。《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而郡国毙狱,一岁之中尚过数百,岂朕训导不醇,俾民轻罪,将苛法犹存,为之陷阱乎?」也作「蔽狱」。
《国语辞典》:倒扣  拼音:dào kòu
1.一种计分方法。作答错误时,除丧失原分数外,另再扣取该题一定比率的分数。如:「这次的考试有倒扣规定,大家都要特别留意。」
2.损失超过所得。如:「他做事小心,从未摔破碗盘,所以工资都不曾倒扣。」
《国语辞典》:误判(误判)  拼音:wù pàn
判断错误。如:「由于裁判误判,引起在场的观众嘘声不断。」
《国语辞典》:伏不是  拼音:fú bù shì
承认错误、不对。宋。杨无咎〈雨中花令。惆怅红尘千里〉词:「拟待归来伏不是,更与问、孤眠子细。」《宋元戏文辑佚。风流王焕贺怜怜》:「伏不是权且恕我,有好处单饶折过。」
《漢語大詞典》:诒误(詒誤)
贻误。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清 毛甡 《〈赖古堂文集〉序》:“且余遘閔有年矣,其更相詒误,族党之餘,渐暨友朋,心非不念之而难言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沿习不察,积非成是,始于士大夫不讨掌故,道听涂説,其究至詒误于家国。”
《國語辭典》:要不得  拼音:yào bù dé
1.不可以、使不得。如:「这种贪小便宜的行为真是要不得。」
2.不得了,指程度严重。《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足足二百两,兑一兑还馀了三钱,把个陈正公欢喜的要不得。」
《國語辭典》:遮饰(遮飾)  拼音:zhē shì
掩饰。《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红楼梦》第六九回:「说不得且吞声忍气,将好颜面换出来遮饰。」
《國語辭典》:秕谬(秕謬)  拼音:bǐ miù
比喻事理乖错。《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唐。章怀太子。注:「谕义之乖僻也。」
分類:错误
《漢語大詞典》:谶悔(讖悔)
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讖,通“ 懺 ”。 明 汤显祖 《与门人李超无书》:“此时惟有痛自讖悔,尽消业缘。”
《漢語大詞典》:参驳(參駁)
(1).杂乱不一。宋书·傅隆传:“国典未一於四海,家法参驳於縉绅。”
(2).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科道争为主考:“一应科场之事,在外听御史纠劾,在内听礼部礼科参驳,毋得阿狥,著为定例。”明史·张慎言传:“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
《漢語大詞典》:叉道
(1).岔道。 李準 《大年初一》五:“里边拐好多弯子,还有很多叉道。”
(2).歧途。喻错误的道路。《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一些在前进路上,一度走了叉道的人们,又重新归入了革命队伍。”
《漢語大詞典》:怙过(怙過)
坚持错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乾称下:“始亦有意於善,而过则终成乎恶矣…… 王介甫 之所以怙过而取之於天下也。” 清 方苞 《记百川先生遗言》:“人不可以好名相疑,己不可怙过而谓民言不当。”
分類:坚持错误
《漢語大詞典》:痕秽(痕穢)
污秽的痕迹。指过去的缺点、错误。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能不杀副大使,且许吾取天子恩泽,洗汝痕秽,使千万众知君臣父子之道,从我乎?”
《漢語大詞典》:坏种(壞種)
(1).犹坏人,坏蛋。 鲁迅 《花边文学·漫骂》:“漫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胡胡的扑灭‘漫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 许地山 《缀网劳蛛》:“你这该死的东西……不知厉害的坏种!” 束为 《老长工》二:“这坏种在社外干了几年,忽然要入社。”
(2).犹谬种。多指荒谬错误的言论。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经一:“乃坊间又有《周礼节要》之刻,更所谓坏种流传,当付之一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