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黄金(黃金)  拼音:huáng jīn
1.一种贵重金属,因具美丽夺目的金黄色光泽而得名。延、展性极佳,化学性稳定,可用于电力、太空等工业,也可用来制造货币、首饰等。也称为「金子」。
2.铜。《书经。舜典》:「金作赎刑。」汉。孔安国。传:「金,黄金。」唐。孔颖达。正义:「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3.粪便的戏称。如:「不可让宠物随地便溺,以免黄金遍地,有碍市容观瞻。」
《漢語大詞典》:丹阳(丹陽)
(1).铜的别称。 唐 吕岩 《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竞向山中寻草药,伏铅制汞点丹阳。”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余家有古镜,背铭云:‘ 汉 有善铜出丹阳,取为镜,清如明,左龙右虎补之。’不知‘丹阳’何语,问 东坡 ,亦不解。后见《神仙药名隐诀》云:‘铜亦名丹阳。’”
(2).道教谓煅粉点铜之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 三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3).佛教所谓超脱尘世的境界。 明 李贽 《复丘若泰书》:“丹阳虽上仙,安能弃轮迴,舍因缘,自脱於人世苦海之外耶?” 明 李贽 《复丘若泰书》:“非谓必如何空之而后可至丹阳境界也。”
《國語辭典》:赤金  拼音:chì jīn
1.带赤色的纯金。
2.铜。《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分類:黄金
《漢語大詞典》:山金
(1).指铜。管子·国准:“童山竭泽,益利搏流,出山金立币。”
(2).泛指山中的宝藏。 南朝 梁简文帝 《湘宫寺智蒨法师墓志铭》:“智灯含影,慧驾驰騑;若韜山金,如苞海宝。”
《漢語大詞典》:铜金(銅金)
即铜。管子·地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马非百 新诠:“铜金即铜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黄铁(黄鐵)
(1).铜的别称。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鍰” 孔 传:“鍰,黄铁也。” 孔颖达 疏:“古者金银铜铁揔号为金,今别之以为四名。此传言黄铁,《舜典》传言黄金,皆是今之铜也。”南史·萧颖胄传:“ 长沙寺 僧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中,歷相传付,称为下方黄铁, 颖胄 因取此龙,以充军实。”
(2).铁的一种。元史·食货志二:“凡铁之等不一,有生黄铁,有生青铁,有青瓜铁,有简铁。”
分類:
《分类字锦》:生绿(生绿)
苏轼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诗 寸田结初果,秀若铜生绿。
分类:生绿
《分类字锦》:为墙(为墙)
神异经:西南裔外老寿山有宫,以黄铜为墙。
分类:
《分类字锦》:采铜(采铜)
汉书食货志:贡禹言铸钱采铜一岁十万。唐书食货志:天下铜坑五十岁,采铜二十六万六千斤。
分类:
《漢語大詞典》:铜腥(銅腥)
指铜的臭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水,水輒变緑作铜腥,鱼为之死。”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 三代 古铜竝无腥气,惟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若伪作者,热摩手心以擦之,铜腥触鼻可畏。”
分類:臭味
《分类字锦》:铸鼓(铸鼓)
后汉书马援传注:裴氏广州记曰:狸獠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馀。初成,悬于庭尅,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竟,留遗主人也。
分类:
《分类字锦》:饰剑(饰剑)
梁简文帝 艳歌篇 戈镂荆山玉,剑饰丹阳铜。
分类:
《分类字锦》:铸作威斗(铸作威斗)
汉书王莽传:四年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注:李奇曰:以五色药石及铜为之。
分类:
《分类字锦》:铸浑天仪(铸浑天仪)
书: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正义:江南宋元嘉年,太史丞钱乐铸铜作浑天仪,传于齐梁。
分类:
《分类字锦》:物之至精
见不变其节注。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