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铜铃
分类词汇
鸣銮
铃柝
铃幡
公古哩
《骈字类编》:铜铃(铜铃)
五代史吴越世家:淮兵为水栅,环城,以铜铃系网沈水中,断潜行者。 宋史仪卫志:宋卤簿以象居先,设本莲花坐,金蕉盘,紫罗绣襜络脑当胸。后鞦并设铜铃,杏叶红犛牛毛拂拔尘。
又马珂之制,胸前及腹下皆有攀,缀铜铃,后有跋尘,锦包尾。元史舆服志:辂之前两柱,绯绒铃索五,贴金銮和大响铜铃十。金涂鍮石双鱼五下朱漆轼匮一鸟大方便佛报恩经。时国王有一果园。其园茂盛。常患 雀。时守园监语善友言:为我防护鸟雀,我当好相供给。善友答之:我无两目,云何能为汝驱除鸟雀耶?守园监言:我有方便,我以绳结诸树头,安施铜铃,汝坐树下,闻鸟雀声,牵挽绳头。善友答言:如是我能。将至树下,安稳住已,即舍而去。 酉阳杂俎:济南有鹅浦,有渔人居水侧,常听鹅声。众中有铃,声甚清亮。候之,见一鹅颈极长,罗得之,项上有铜铃,系以银锁,隐起元鼎元年字。
分类:铜铃
《國語辭典》:鸣銮(鳴鑾)  拼音:míng luán
天子王公出行。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銮,容与徘徊。」唐。王勃 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漢語大詞典》:铃柝(鈴柝)
(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季氏之富:“其居绕墙数里,中有復道週巡,健儿执铃柝者共六十人。”
(2).借指巡逻、警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虑有盗,夜遣家奴数人,更番司铃柝。”
(3).摇铃击柝。明史·郭正域传:“方狱急时,逻卒围 鲤舍 及 正域 舟,铃柝达旦。”
(4).犹号令、纪律。《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漢語大詞典》:铃幡(鈴旛)
铜铃和旗旛。古代常并用于园中,以驱雀护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五三:“天花岂用铃旛护?活色生香五百春。”
《國語辭典》:公古哩  拼音:gōng gǔ lī
乐器名。清代廓尔喀舞者所用,上有铜铃,歌时系于股,跳跃舞动而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