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7,分3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钟声
钟鼓
钟鼓
钟山
疏钟
黄钟
钟磬
龙钟
钟鼎
千钟
钟鸣
万钟
晓钟
歌钟
鼓钟
《国语辞典》:钟声(钟声)  拼音:zhōng shēng
敲钟所发出的声音。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國語辭典》:钟鼓(鐘鼓)  拼音:zhōng gǔ
1.编钟、乐鼓等乐器的统称。《礼记。乐记》:「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北周。庾信〈小园赋〉:「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2.古代用于军事的钟和鼓,是战场上的指挥器材。宋。苏轼〈教战守策〉:「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漢語大詞典》:钟鼓(鍾皷)
见“ 钟鼓 ”。
《國語辭典》:钟山(鍾山)  拼音:zhōng shān
1.山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东西长约七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多紫红色砂页岩、石英砾岩、石英岩。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等。也称为「北山」、「紫金山」。
2.县名。参见「钟山县」条。
《漢語大詞典》:疏钟(疏鐘)
亦作“踈鐘”。 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分類:稀疏钟声
《國語辭典》:黄钟(黃鐘)  拼音:huáng zhōng
乐律名。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阳律的第一律。亦为六律、六吕的基本音。也作「黄钟」。
《國語辭典》:黄钟毁弃(黃鐘毀棄)  拼音:huáng zhōng huǐ qì
可用以校正音律的乐器却遭到毁坏抛弃。语出《楚辞。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后比喻贤才不被重用。如:「在位者若是亲小人,远贤才,鼠辈猖狂而黄钟毁弃,怎么能有所作为呢?」也作「黄钟长弃」。
分類:贤才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國語辭典》:钟磬(鐘磬)  拼音:zhōng qìng
编钟和玉磬等乐器。《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四》:「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西游记》第二一回:「山凹里果有一座禅院,只听得钟磬悠扬,又见那香烟缥缈。」
《國語辭典》:龙钟(龍鍾)  拼音:lóng zhōng
1.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唐。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唐。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2.潦倒失意。唐。元载 别妻王韫秀诗:「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不见容。」
3.形容泪流不止,湿透了衣裳。唐。宋之问 高山引:「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唐。岑参 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國語辭典》:钟鼎(鐘鼎)  拼音:zhōng dǐng
1.钟和鼎。古代视为重器,常刻文字于其上。《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2.比喻从政为官。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一:「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國語辭典》:钟鸣鼎食(鐘鳴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古代富贵人家吃饭时,击钟为号,列鼎而食。形容生活极为奢华。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红楼梦》第二回:「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也作「击钟鼎食」。
《漢語大詞典》:千钟(千鍾)
(1).极言粮多。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孔子家语·致思》:“ 季孙 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史记·货殖列传:“屠牛羊彘千皮,贩穀千钟,薪稾千车。”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犹託万钧於尺舟之上,求千钟於升合之中。”
(2).指优厚的俸禄。史记·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 宋 陆游 《破阵子》词:“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 明 徐霖 《绣襦记·堕计消魂》:“你且努力加餐,禄享千钟自有时。”
(3).千盅,千杯。极言酒多或酒量大。《孔丛子·儒服》:“ 尧 舜 千钟, 孔子 百觚。” 明沈受先《三元记·斗东》:“邂逅相逢,情怀更浓,通霄畅饮千钟,人生不饮总成空。”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疑迷》:“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钟律名。吕氏春秋·侈乐:“ 宋 之衰也,作为千钟。” 高诱 注:“钟律名。”
《骈字类编》:钟鸣(钟鸣)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七十六 彤阁钟鸣碧鹭飞,皇君催熨紫霞衣。
《國語辭典》:万钟(萬鍾)  拼音:wàn zhōng
1.形容俸禄很多。《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2.形容数量很多。《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钟。」
分類:优厚俸禄
《漢語大詞典》:晓钟(曉鐘)
报晓的钟声。 唐 沈佺期 《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鐘稀。” 明 梁辰鱼 《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月沉西,门暗扃。晓鐘何处?噹噹五更。”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三:“只有在禁钟之前,晓钟之后,才许市井点灯。”
分類:报晓钟声
《國語辭典》:歌钟(歌鐘)  拼音:gē zhōng
古代歌唱时敲击出声作为节奏的钟。《左传。襄公十一年》:「歌钟二肆。」唐。孔颖达。正义:「言歌钟者,歌必先金奏,故钟以歌名之。」
《國語辭典》:鼓钟(鼓鍾)  拼音:gǔ zhō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鼓钟,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鼓钟将将,淮水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