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5,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拦门钟
井中得钟
金钟儿
摸钟
鸣钟食鼎
鸣钟列鼎
鸣应钟雷
暮鼓朝钟
暮鼓晨钟
老态龙钟
漏尽钟鸣
灵精是钟
林钟角
分类词汇
长啸
钟簴
《國語辭典》:拦门钟(攔門鍾)  拼音:lán mén zhōng
酒席将散,主人送客时所敬的最后一盅酒。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你请俺吃酒,酒又不醉,饭又不饱,就著俺起身,也等俺家吃个拦门钟儿去。」也作「拦门盅」。
分類:祝贺贺之
《國語辭典》:拦门(攔門)  拼音:lán mén
宋代娶媳妇的习俗。当新妇至家门时,贺客及家人拦在门外乞觅钱物花红等,称为「拦门」。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
《分类字锦》:井中得钟(井中得钟)
尔雅小者谓之栈疏东晋兴元年会稽剡县人家井中得一钟长三寸口径四寸上有铭古文云栈
分类:
《國語辭典》:金钟儿(金鐘兒)  拼音:jīn zhōng ér
动物名。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体黑褐色,长约二公分,有两对翅,三对脚。最后一对脚十分强壮,善于跳跃。触角呈丝状,腹部末端有两根尾毛。鸣声悦耳,而其鸣叫的速度受气温影响。也称为「马铃子」、「铃虫」。
《分类字锦》:摸钟(摸钟)
梦溪笔谈陈述古知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祷钟甚肃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惟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
分类:能政
《漢語大詞典》:鸣钟食鼎(鳴鐘食鼎)
见“ 鸣鐘列鼎 ”。
《國語辭典》:鸣钟列鼎(鳴鐘列鼎)  拼音:míng zhōng liè dǐng
鸣钟为号,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丰屋华榱,顾蓬蒿而徒眷。鸣钟列鼎,想藜藿而移交。」也作「击钟鼎食」。
《國語辭典》:鸣钟列鼎(鳴鐘列鼎)  拼音:míng zhōng liè dǐng
鸣钟为号,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丰屋华榱,顾蓬蒿而徒眷。鸣钟列鼎,想藜藿而移交。」也作「击钟鼎食」。
《分类字锦》:鸣应钟雷(鸣应钟雷)
高出文雉赋鸣应钟雷栖分角距饮啄无争交接合矩
分类:
《漢語大詞典》:暮鼓朝钟(暮鼓朝鐘)
见“ 暮鼓晨鐘 ”。
《國語辭典》:暮鼓晨钟(暮鼓晨鐘)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1.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俞德邻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之三:「我生惭愧贾胡留,暮鼓晨钟复报秋。」也作「朝钟暮鼓」、「晨钟暮鼓」。
2.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一九出:「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
《國語辭典》:暮鼓晨钟(暮鼓晨鐘)  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
1.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俞德邻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之三:「我生惭愧贾胡留,暮鼓晨钟复报秋。」也作「朝钟暮鼓」、「晨钟暮鼓」。
2.比喻使人觉悟的言论。明。周履靖《锦笺记》第一九出:「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
《國語辭典》:老态龙钟(老態龍鍾)  拼音:lǎo tài lóng zhōng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迟缓不灵活。宋。陆游 听雨诗:「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也作「老迈龙钟」。
《漢語大詞典》:漏尽钟鸣(漏盡鍾鳴)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马穉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迫。”亦作“ 漏尽鐘鸣 ”。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正月》:“臣漏尽鐘鸣,犹僕僕不敢乞身以退者,非贪冒也,实为二圣蒙尘北狩。” 明 汪道昆 《五湖游》:“这词虽是俚语,分明説那漏尽鐘鸣、行者不止,乃是自取其祸。”《孤儿记》第四章:“老人漏尽鐘鸣,旦夕就木,又安能长为汝伴者。”
分類:生命尽头
《分类字锦》:灵精是钟(灵精是钟)
杨戏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
分类:符应
《漢語大詞典》:林钟角(林鍾角)
又名商角。燕乐角声七调的第七运。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第七运林钟角调。”宋史·律历志四:“林钟角在今乐亦为林钟角。”
《國語辭典》:长啸(長嘯)  拼音:cháng xiào
长声吟啸。《文选。左思。蜀都赋》:「猿狖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唐。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漢語大詞典》:钟簴(鐘簴)
见“ 钟虡 ”。
(1).即钟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骋神形於鐘簴,舒恠物与雷电。”一本作“ 钟簴 ”。 明 屠隆 《昙花记·讨贼立功》:“荡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报道鐘簴不移,更言庙貌如故。” 清 黄遵宪 《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四用前韵》:“撼门环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参见“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复祚《投梭记·应聘》:“ 王敦 志图大寳,手移鐘簴。”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迈五三。”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安鐘簴於震荡之后,岂曰谋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质,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钟或钟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岂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鸣者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四:“鐘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漢語大詞典》:钟虡(鐘虡)
亦作“ 钟簴 ”。 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周礼·考工记·梓人:“若是者以为钟虡,而由其虡鸣。” 孙诒让 正义:“説文·虍部云:‘虡,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即谓臝属之兽。” 汉 蔡邕 《隶势》:“钟簴设张,庭燎飞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终当使係嗣死於钟虡之间,大子毙於金酒之中。”新唐书·于公异传:“钟簴不移,庙貌如故。”
饰以猛兽形象的悬乐钟的格架。 汉 班固 《西都赋》:“列鐘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 董卓 坏五銖钱,更铸小钱,悉取 雒阳 及 长安 铜人、鐘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