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绵里针(綿裡針) 拼音:mián lǐ zhēn
1.藏在绵絮里的针。指不易觉察的阴谋。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觔。」《金瓶梅》第五一回:「乾净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还不知在汉子跟前架的甚么舌儿哩!」
2.比喻小心、细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也作「绵里裹针」、「绵里藏针」。
2.比喻小心、细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也作「绵里裹针」、「绵里藏针」。
《漢語大詞典》:绵里针(綿裏鍼)
见“ 绵里针 ”。
《國語辭典》:针关(針關) 拼音:zhēn guān
1.针尾穿线的小孔。元。周文质〈蝶恋花。杨柳楼台春萧索套。离亭宴尾〉:「纸如海样阔,字比针关大。也写不尽衷肠许多。」也作「针关」。
2.比喻紧迫危急的境地。刘知远《诸宫调。第一》:「针关里脱得命,岂敢停待。」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我见他掩了泪眼,改了面色。笑靥儿攒破旱莲腮,直从那针关儿透得命到来。」
2.比喻紧迫危急的境地。刘知远《诸宫调。第一》:「针关里脱得命,岂敢停待。」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我见他掩了泪眼,改了面色。笑靥儿攒破旱莲腮,直从那针关儿透得命到来。」
《國語辭典》:针关(鍼關) 拼音:zhēn guān
针尾穿线的小孔。比喻急迫危险的境地。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小储君在盒子内多宽泰,则我这泼性命从针关里透出来。」也作「针关」。
分類: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