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5,分350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多
金雀
金屑
金龙
金雁
千金躯
金蕊
金飙
金微
悬金
浮金
铄金
金骨
金斗
金埒
《骈字类编》:金多
唐 高适 杂曲歌辞 行路难二首 其一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唐 白居易 读史五首 其五 一朝黄金多,佩印衣锦归。
《漢語大詞典》:金雀
(1).钗名。妇女首饰。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金雀垂藻翘,琼珮结瑶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明 无心子《金雀记·开场》:“掷果车灯宵驰纵,金雀盟天假良缘。”
(2).花名。
《漢語大詞典》:金屑
(1).黄金的粉末、碎末。 宋 梅尧臣 《妾薄命》诗:“曾闻清冷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戈壁无水草处,地方官踏着,有可簸采金屑之地。” 叶圣陶 《城中·病夫》:“有几个翻检很高的一堆书籍,眉头微蹙,目光深沉,似乎要从细碎的沙砾里拣出金屑来。”
(2).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五灯会元·东林总禅师法嗣·龙泉夔禅师:“岂况牵枝引蔓,説妙谭玄。正是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3).见“ 金屑酒 ”。
(4).黄色的花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瑾:“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漢語大詞典》:金屑酒
古代帝王赐死之酒。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伦 乃矫詔遣尚书 刘弘 等持节齎金屑酒赐后死。”亦省作“ 金屑 ”、“ 金酒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不听,竟遣使齎金屑饮 晃 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殯敛於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贾后 服金酒死, 贾午 考竟,用大杖终。” 唐 刘禹锡 《马嵬行》:“贵人饮金屑,倏忽蕣英暮。”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金龙(金龍)
(1).金色龙形的装饰物。晋书·舆服志:“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 五代 和凝 《宫词》之六八:“玉殿朦朦散晓光,金龙高喷九天香。”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2).指秋季。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讌》诗序:“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
(3).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 唐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诗:“ 蓬岛 烟霞 閬苑 鐘,三官牋奏附金龙。”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予尝於学士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漢語大詞典》:金雁
亦作“ 金鴈 ”。
(1).金色的雁。 唐 宋之问 《送赵司马赴蜀州》诗:“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几时金雁传归信,翦断香魂一缕愁。”
(2).筝柱。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一本作“ 金鴈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啼妆不贴银蝉,暗语孤弹金雁。”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亮董文友赋》词:“春笋抱琴弹一行,金雁寒。”
(3).金铸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水银为江海,黄金为鳬雁。”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诗:“荆榛古殿铜驼卧,弓剑荒陵金雁哀。” 清 姚鼐 《登黄鹤楼次补山韵》:“一朝金雁瘞 吴郡 ,何殊繐帐临 漳川 。”
《國語辭典》:千金躯(千金軀)  拼音:qiān jīn qū
尊贵之体。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一一:「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唐。杜甫哀王孙〉诗:「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分類:身体宝贵
《漢語大詞典》:金蕊
亦作“ 金蘂 ”。
(1).金色花蕊。 唐 元稹 《红芍药》诗:“繁丝蹙金蕊,高燄当鑪火。” 唐 秦韬玉 《牡丹》诗:“压枝金蘂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前蜀 毛文锡 《月宫春》词:“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蘂,绣重臺。低倾玛瑙杯。”
(2).菊的异名。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玉树始落,金蘂初荣。” 宋 欧阳修 《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诗:“君看金蕊正芬敷,晓日浮霜相照耀。”
分類:金色花蕊
《漢語大詞典》:金飙(金飆,金飇)
亦作“ 金飇 ”。秋季急风。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烱书》:“素鐘肇节,金飈戒序。” 明 夏完淳 《秋郊赋》:“届素律而厉威,搏金飆而矫势。” 清 陈维嵩 《念奴娇·月夜看桂花》词:“凄清庭院,乍金颷压下一天黄雪。”
分類:
《漢語大詞典》:金微
古山名。即今 阿尔泰山 。 唐 贞观 年间,以 铁勒卜骨部 地置 金微 都督府,乃以此山得名。 南朝 陈 沈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连鑣度 蒲海 ,束舌下 金微 。” 卢照邻 《王昭君》诗:“肝肠辞玉輦,形影向 金微 。” 清 宋徵舆 《古意》诗:“离魂不识 金微 路,愿逐 交河 水北流。”
《漢語大詞典》:悬金(懸金)
(1).犹悬赏。后汉书·党锢传序:“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或有逃遁不获,皆悬金购募。”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切以纲维不举而督课徒勤,虽威以刺骨之刑,勗以悬金之赏,终不可也。”
(2).古代厌胜术之一。参见“ 悬炭 ”。
分類:悬赏厌胜
《漢語大詞典》:悬炭(懸炭)
(1).古代厌胜术之一。
(2).古代测度夏至、冬至的方法。谓悬土、炭于衡器两端,轻重平均。冬至一阳生,则炭重而沉;夏至一阴生,则土重而沉。见史记·天官书魏书·律历志下:“测影 清臺 ,悬炭之期或爽。” 南朝 梁简文帝 《江南思》诗之二:“月晕芦灰缺,秋还悬炭轻。” 明 杨慎 丹铅总录·悬炭:“悬炭,古候气法也,今絶其法,而人亦罕知其事。”
《漢語大詞典》:浮金
(1).相传一种轻质的金属。太平广记卷二九引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帝 起 招仙阁 於 甘泉宫 西偏。其上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於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顓頊 ﹞有浮金之鐘,沉明之磬,以羽毛拂之则声振百里。”
(2).水面闪耀光芒。多指水面反射出的日光或月光。 隋 江总 《芳林园天渊池铭》序:“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 唐 杜牧 《金陵》诗:“风清舟在鑑,日落水浮金。”
《國語辭典》:铄金(鑠金)  拼音:shuò jīn
1.镕化金属。《史记。卷八七。李斯传》:「铄金百镒,盗蹠不搏。」《文选。马融。长笛赋》:「或铄金砻石,华睆切错,九挻彫琢,刻镂钻笮。」也作「烁金」。
2.比喻人言可畏。《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也作「烁金」。
《漢語大詞典》:金骨
(1).金和骨。比喻坚固的事物。语本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众口鑠金,积毁销骨。”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蚁壤漏山河,丝泪毁金骨。” 李善 注:“金骨之坚,喻亲之篤者。言谗邪之人,但下如丝之泪,而金骨为之伤毁也。”
(2).佛骨,仙骨。 唐 李白 《感兴》诗之五:“西山玉童子,使我鍊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 蓬闕 。” 宋仁宗 《佛牙舍利赞》:“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商:“好神仙,鍊金骨。”
《國語辭典》:金斗  拼音:jīn dǒu
1.盛酒的容器。《战国策。燕策一》:「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之可以击人。」
2.熨斗。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3.台湾、闽南一带称骨坛为「金斗」。
《漢語大詞典》:金埒
(1).用钱币筑成的界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 济 ( 王济 )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 徐震堮 校笺:“谓筑短垣围之以为界埒。”一本作“ 金沟 ”。
(2).借指豪侈的骑射场。 北周 庾信 《谢滕王赉马启》:“ 王济 饮酒之欢,长驱金埒。” 唐 李端 《赠郭驸马》诗:“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明张景《飞丸记·权公狼狈》:“想 章臺 马嘶金埒,怎知蜗壳忘回,麝脐番累。”
(3).借指名贵的马匹。 唐 司空曙 《观猎骑》诗:“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仅记 梦楼 《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云:‘一行金埒响琼琚,公子羣过水竹居。’”
(4).金色的围墙。 明 屠隆 《昙花记·上游天界》:“须知上帝高居,不比人王宫殿,玉阶金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