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金黴素  拼音:jīn méi sù
一种抗生素。为金黄色的结晶体,分离自金色链丝菌的培养液。属广效抗生素,对细菌、立克次体(恙虫)、病毒有抑制作用。也称为「氯四环素(Chlortetracycline)」。
《国语辞典》:噬人菌  拼音:shì rén jùn
指可以引起肌肉和筋膜坏死的细菌。包括A型链球菌、嗜水性产气单胞杆菌、创伤弧菌、厌气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从伤口进入体内,感染后会组织红肿、发高烧,并有剧烈疼痛。如:「只要一有伤口就迅速澈底清洁消毒,就可避免噬人菌的侵扰。」
《漢語大詞典》:皇带子(皇帶子)
清 代宗室的别称。又称黄带子,因系金黄色带而得名。 王文普 《清代宗人府》:“什么是宗人府呢?这就要说到皇带子了…… 清 兵入关以前,把皇室同宗的人-- 爱新觉罗 族算作正黄旗;正黄旗也称黄带子,它的正式名称叫‘宗室’。”
《漢語大詞典》:黄烘烘
形容金黄色。《水浒传》第二七回:“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緑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釵鐶。”《水浒传》第四五回:“一领黄烘烘直裰初缝,使沉速栴檀香染。”《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黄烘烘火焰般一副好头面,收过去,单等二十四日行礼。”
分類:金黄色
《漢語大詞典》:黄橙橙
形容橙黄色或金黄色。 罗通 《营盘山上橘子红》:“满山是一片黄橙橙的橘子。” 端木蕻良 《乡愁》一:“太阳还黄橙橙的照在头上呢,现在许刚是晌午。” 杨朔 《征尘》:“电灯,因着电力不足而散射着黄橙橙的光线,很像在无叶的树梢僵卧着的月亮。”
《國語辭典》:黄澄澄(黃澄澄)  拼音:huáng chéng chéng
形容颜色金黄。如:「黄澄澄的稻穗迎风招展。」《红楼梦》第三五回:「薛蟠道:『妹妹的颈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他作什么!』」口语变读为ㄏㄨㄤˊ ㄉㄥ ㄉㄥ huáng dēng dēng。
《國語辭典》:黄铁矿(黃鐵礦)  拼音:huáng tiě kuàng
一种铜黄色金属矿物。化学成分为硫化铁(FeS2),各类岩石都产出。因有金黄色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黄金。其硬度大,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加高温时能放出二氧化硫,是提炼硫磺的重要原料。
《漢語大詞典》:黄金牙
指金黄色的茶芽。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牙。”
《漢語大詞典》:黄面老禅(黄面老禪)
指 释迦牟尼 。佛像的脸部大都涂成金黄色,故称。 宋 陈与义 《觉心画山水赋》:“ 天寧 堂中,黄面老禪,四海无人,碧眼视天。” 胡穉 笺注:“ 翠巖 称 释迦 为黄面老,见《传灯録》。”
《國語辭典》:树蛙(樹蛙)  拼音:shù wā
动物名。两生纲无尾亚纲两盘凹目。体型比青蛙略小,有金黄色的眼圈,趾的尖端有吸盘,用来攀登树木。体背面暗褐色,通常有黑色纵纹四条,股部有三或四条横纹。分布于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东南亚、印度等地。
《國語辭典》:军徽(軍徽)  拼音:jūn huī
军队的标志。
《漢語大詞典》:橘霉素
抗菌素的一种。金黄色结晶体,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和氯仿,呈酸性。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金花茶
植物名。常绿小乔木。叶子狭长圆形,花金黄色。是一种稀有的观赏植物。产于 广西 、 云南 等地。
《漢語大詞典》:麦迪霉素
一种抗生素。适用于对红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化脓性皮肤病、呼吸道感染,也有用于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者。可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纳差、嗳气、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有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