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卷五《释道安》
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至年十二出家,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以经还师,更求馀者。师曰:「昨经未读今复求耶?」答曰:「即已闇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减一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师,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异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安在樊沔十五载,每岁常再讲放光波若,未尝废阙。……符坚素闻安名。每云:「襄阳有释道安,是神器。方欲致之以辅朕躬。」……坚敕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故京兆为之语曰:「学不师安义不中难。」
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乡邻嗟异。至年十二出家,神智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阙,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辩意经一卷,可五千言。安赍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以经还师,更求馀者。师曰:「昨经未读今复求耶?」答曰:「即已闇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减一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师,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师大惊嗟而异之,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澄见而嗟叹。……安在樊沔十五载,每岁常再讲放光波若,未尝废阙。……符坚素闻安名。每云:「襄阳有释道安,是神器。方欲致之以辅朕躬。」……坚敕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故京兆为之语曰:「学不师安义不中难。」
例句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 刘沧 龙门留别道友
还将经济学,来问道安师。 严维 秋日与诸公文会寺
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关令莫疑非马辩,道安还跨赤驴行。 齐己 送胤公归阙
典故
相关人物
弥天秀
弥天对
片言酬凿齿
相关人物
释道安
《高僧传》卷五〈晋释道安传〉
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闻安高名。早已致书通好曰:「承应真履正,明白内融,慈训兼照,道俗齐荫,自大教东流四百馀年,虽蕃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川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自顷道业之隆,咸无以匹。所谓月光将出灵应降,法师任当洪范化洽幽深,此方诸僧咸有思慕,若庆云东徂摩尼回曜,一蹑七宝之座暂现明哲之灯,雨甘露于丰草,植栴檀于江湄,则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玄波溢漾重荡于一代矣。」文多不悉载,及闻安至止。即往修造,既坐称言:「四海习鉴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
时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其先闻安高名。早已致书通好曰:「承应真履正,明白内融,慈训兼照,道俗齐荫,自大教东流四百馀年,虽蕃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川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自顷道业之隆,咸无以匹。所谓月光将出灵应降,法师任当洪范化洽幽深,此方诸僧咸有思慕,若庆云东徂摩尼回曜,一蹑七宝之座暂现明哲之灯,雨甘露于丰草,植栴檀于江湄,则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玄波溢漾重荡于一代矣。」文多不悉载,及闻安至止。即往修造,既坐称言:「四海习鉴齿。」安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答。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范阳田氏。母梦僧著衲持锡入腹。而生。幼多神异。稍长以病聋聩。谢世缘。从薙落。经律奥义。不学而知。尤长于部析邪正。开释封滞。尝对孝文帝。弘宣大教。称旨。初住北台。后随南迁。誉蔼河洛。时有大法尊王经八十卷。号为佛所说。辨一读而识其伪。趣焚之。且欲尽注藏典。以辟馀非。或见异徵遂寝。注维摩。胜鬘。金刚般若。大乘义章。小乘义章。申玄照等。行世。弟子二人昙永亡名也。永负才傲俗。潜遁自守。辨每杖之。初无恨想。而晨夕遥礼云。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不知何许人。少事安公。善放光般若。每讲授。缘饰以庄老。学者因所习。易得开悟。嗜闲旷。隐覆舟山岩。不受供事。每深禅更旬日不起。忽出山集众讲大品。或问其故。曰我至秋当远行耳。及秋果化。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
释道立。不知何许人。少出家事安公为师善放光经。又以庄老三玄微应佛理。颇亦属意焉。性澄靖不涉当世。后随安入关隐覆舟山。岩居独处不受供养。每潜思入禅。辄七日不起。如此者数矣。后夏初忽出山。鸠集众僧自为讲大品。或问其故。答云。我止可至秋。为欲令所怀粗讫耳。自恣后数日果无疾而终。时人谓知命者矣。
《漢語大詞典》:幽玄
(1).幽深玄妙。《周书·武帝纪上》:“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色空有,理极幽玄。” 鲁迅 《准风月谈·夜颂》:“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
(2).谓玄虚的释道哲理。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况乎神仙之远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浅之耳目,以断微妙之有无,岂不悲哉?”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云笈七籤》卷八八:“实为聋瞽之徒,岂觉幽玄之理,步步就死,兀兀不知人间。”
(3).幽昧,昏暗。 唐 黄滔 《课虚责有赋》:“夫如是则洞啟幽玄,曾无险隘。”
(4).犹幽冥。阴间。《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逆臣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2).谓玄虚的释道哲理。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况乎神仙之远理,道德之幽玄,仗其短浅之耳目,以断微妙之有无,岂不悲哉?”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云笈七籤》卷八八:“实为聋瞽之徒,岂觉幽玄之理,步步就死,兀兀不知人间。”
(3).幽昧,昏暗。 唐 黄滔 《课虚责有赋》:“夫如是则洞啟幽玄,曾无险隘。”
(4).犹幽冥。阴间。《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逆臣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漢語大詞典》:内书(内書)
(1).指方术及释道诸书。《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魏略》:“﹝ 扈累 ﹞昼日潜思,夜则仰视星宿,吟咏内书。”《三国志·魏志·胡昭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魏略》:“﹝ 石德林 ﹞初不治产业,不畜妻孥,常读《老子》五千文及诸内书,昼夜吟咏。”《太平广记》卷二○二引《谈薮·陶弘景》:“先生尝曰:‘我读外书未满万卷,以内书兼之,乃当小出耳。’”
(2).皇宫府库中的图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褚无量传》云: 无量 以藏库内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宏经籍之道。”按,《旧唐书·褚无量传》作“内库旧书”。
(2).皇宫府库中的图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褚无量传》云: 无量 以藏库内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宏经籍之道。”按,《旧唐书·褚无量传》作“内库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