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5,分2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一醉
醉乡
醉眼
醉卧
烂醉
半醉
同醉
如醉
醉翁
醉墨
沉醉
尽醉
日醉
醉梦
沈醉
《骈字类编》:一醉
唐 戴叔伦 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
唐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春酎香浓枝盏黏,一醉有时三日病。
唐 杜荀鹤 途中春 一醉未醒花又落,故乡回首楚关东。
宋 欧阳修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世事纷然百态新,西冈一醉十三春。
宋 苏轼 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 庭下黄花一醉同,重来雪巘已穹窿。
宋 杨万里 夜宿王才臣斋中睡觉闻风雪大作 一醉醒醒了,平生事事非。
宋 陆游 冬夜醉解残灯荧然起读书至明赋诗十韵 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
宋 陈傅良 答朱翔远见别之作 乘壶偶自兵厨至,聊助征帆一醉眠。
宋 方回 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 其四 曲阜桥边同一醉,杭州城里两閒身。
元 王恽 雨中与诸公会饮市楼 每恨人生会合难,兴来一醉尽君欢。
《國語辭典》:醉乡(醉鄉)  拼音:zuì xiāng
酒醉后精神所进入的昏沉、迷糊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南唐。李煜 锦堂春。昨夜风兼雨词:「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國語辭典》:醉眼  拼音:zuì yǎn
醉后视线模糊的眼睛。《红楼梦》第三八回:「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国语辞典》:醉卧(醉卧)  拼音:zuì wò
醉酒后倒卧。唐。王翰〈凉州词〉二首之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红楼梦》第六三回:「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國語辭典》:烂醉(爛醉)  拼音:làn zuì
大醉、醉得不醒人事。宋。宋伯仁 村田乐诗:「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胡生只把肉麻话哄他吃酒,不多时烂醉了!」
分類:烂醉大醉
《国语辞典》:半醉  拼音:bàn zuì
喝醉酒,神智稍有不清。如:「每次喜宴,李先生总要喝个半醉,方肯罢休。」
《漢語大詞典》:同醉
一同畅饮而醉。 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他们有酒同醉,有被同共。”
分類:畅饮
《分类字锦》:如醉
杨万里 凝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衰诗 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毛传醉于忧也
分类:紫薇
《國語辭典》:醉翁  拼音:zuì wēng
1.称喜欢喝酒的人。唐。郑谷 倦客诗:「閒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
2.宋代欧阳修的号。参见「欧阳修」条。
《國語辭典》:醉墨  拼音:zuì mò
酒后所写的文字。宋。苏舜钦〈检书〉诗:「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宋。欧阳修〈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诗:「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后寄我无辞远。」也称为「醉沈」。
分類:诗画
《國語辭典》:沉醉  拼音:chén zuì
1.喝酒酣醉。《晋书。卷四四。华表传》:「峤性嗜酒,率常沉醉。」《儒林外史》第一回:「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2.醉心于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意境中。如:「他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漢語大詞典》:尽醉(盡醉)
尽情醉酒。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浊醪必在眼,尽醉攄怀抱。”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伯酒量极高的,当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尽醉纔好。”
分類:尽情醉酒
《骈字类编》:日醉
唐 李颀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漢語大詞典》:醉梦(醉夢)
亦作“ 醉夣 ”。 谓人糊里糊涂如醉如梦。 唐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诗:“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宋 苏轼 《次韵胡完夫》:“相从杯酒形骸小,笑説平生醉梦间。” 元 卢挚 《蟾宫曲·橙杯》:“酒入诗肠,醉夣醒来,齿颊犹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名臣宿将,先后骑箕,而醉梦白面之徒,相继任封疆而持节鉞。”
《漢語大詞典》:沈醉
亦作“沉醉”。
(1).大醉。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先主 尝因游观奄至 广都 ,见 琬 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先主 大怒,将加罪戮。” 唐 李商隐 《龙池》:“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 沉醉 寿王 醒。”《水浒传》第三九回:“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 巴金 《醉》:“我至今还记得我第一次的沉醉。”
(2).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某种境界当中。 柔石 《二月》四:“他弹了数首浪漫主义的作家底歌,竟使 陶岚 听得沉醉了。” 丁玲 《韦护》第三章:“他不能不重视这最使他沉醉,使他忘记一切不愉快的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