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甜辣酱(甜辣酱)  拼音:tián là jiàng
甜中带辣的佐料。主要以蕃茄、辣椒加上糖等调味料制成,作为其他食物沾拌的调味食品。如:「弟弟吃粽子时,最喜欢沾甜辣酱。」
《国语辞典》:甜面酱(甜面酱)  拼音:tián miàn jiàng
一种以面团或馒头为原料发酵后所制成的酱。味甜,别于豆酱。
《漢語大詞典》:覆酱烧薪(覆醬燒薪)
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参见“ 覆酱瓿 ”、“ 烧薪 ”。
《漢語大詞典》:豆酱清(豆醬清)
指酱油一类的调味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作燥脠法﹞生薑五合,橘皮两叶,鸡子十五枚,生羊肉一斤,豆酱清五合。” 缪启愉 校释:“豆酱清,是豆酱中取出的清汁。”
《漢語大詞典》:豆瓣儿酱
大豆或蚕豆发酵后制成的酱,里面有豆瓣儿。
《國語辭典》:豆瓣酱(豆瓣醬)  拼音:dòu bàn jiàng
用大豆或蚕豆为原料发酵后制成的酱,因成品中可见豆瓣,故称。
《漢語大詞典》:黄酱(黄醬)
酱的一种。用黄豆、面粉等发酵后制成,色红黄。
《漢語大詞典》:鲎子酱(鱟子醬)
用鲎鱼卵制成的酱。 明 屠本畯 闽中海错疏·介部:“鱟……雌多子,子如緑豆大而黄色,布满骨骼中, 东浙 闽 广 人重之,以为鮓,谓之鱟子酱。”参见“ 鱟酱 ”。
分類:鱼卵
《漢語大詞典》:鲎酱(鱟醬)
鲎肉、卵制成的酱。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鱟鱼……腹中有子如菉豆,南人取之,碎其肉脚,和以为酱食之。”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鱟……尝见 闽 浙 製为鱟酱云,其味最美。”
《國語辭典》:果子酱(果子醬)  拼音:guǒ zi jiàng
水果和糖制成的稠状食品,大多用来涂抹面包食用。也称为「果酱」。
分類:果酱
《國語辭典》:果酱(果醬)  拼音:guǒ jiàng
水果加糖和果胶制成的食品。通常用于夹面包、饼乾、蛋糕等。也称为「果子酱」。
《漢語大詞典》:蛤黎酱(蛤黎醬)
蛤蜊肉制成的酱。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蛤黎酱:“以蛤属为醢,自昔有之,今 越 人仍詡此为佳味。”参阅 宋 王巩 《清虚杂著·补阙》
分類:蛤蜊
《國語辭典》:果酱(果醬)  拼音:guǒ jiàng
水果加糖和果胶制成的食品。通常用于夹面包、饼乾、蛋糕等。也称为「果子酱」。
《漢語大詞典》:蚶酱(蚶醬)
蚶肉制成的酱。格致镜原卷九五引 明 陈懋仁 《泉南杂志》:“蚶大而肥,鲜美特异,杂俎云:‘鼎俎之味有蚶酱。’”
《分类字锦》:醢酱和羹(醢酱和羹)
唐六典宴宾客会百官用醢酱以和羹
分类:燕飨
《國語辭典》: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鹽醬醋茶)  拼音: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日常生活必备的七样东西。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鲞铺》:「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称为「开门七件事」。
《骈字类编》:百酱(百酱)
周礼食医见六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