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宛气(宛氣)
郁结之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鹤之所以寿者,无宛气於中。是故食冰。”
分類:郁结
《国语辞典》:呵壁问天(呵壁问天)  拼音:hē bì wèn tiān
屈原被放逐,悲愤郁结,看到神庙上的壁画,就其所画的内容,对天质问各种现象,而写于壁上。见汉。王逸〈天问。序〉。后用以形容文人失意时的无奈愤懑。唐。李贺〈公无出门〉诗:「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
《国语辞典》:肝火上炎  拼音:gān huǒ shàng yán
中医上指因肝气郁结,化火上逆而引起头痛晕眩、耳鸣耳聋、急躁易怒、口苦咽乾等病症。
《国语辞典》:郁症(郁症)  拼音:yù zhèng
中医上指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病症。如肝气郁结、阴虚火旺等。
《国语辞典》:厌食症(厌食症)  拼音:yàn shí zhèng
病名。由于病患对自我形象的扭曲,或在心里上产生障碍或郁结,无法排解,故而排斥饮食的病症。病人会陷入节食──狂吃──呕吐或腹泻的恶性循环,引起肠胃代谢失常及身体和情绪上的失调、混乱、严重时足以致死。此症多发生于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女性,或年老丧偶,失去亲人、朋友的老人上,患者多半有抑郁、社会疏离等心理问题。
《國語辭典》:肝郁(肝鬱)  拼音:gān yù
肝气郁结所引起的病症。有胸闷、脾气暴躁、饮食不振、腹痛等症状。如:「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可减轻肝郁所引起的不舒服现象。」
《漢語大詞典》:巩巩(鞏鞏)
郁结貌。《楚辞·刘向〈九叹·怨思〉》:“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王逸 注:“巩巩,拘挛貌也。”
分類:郁结
《漢語大詞典》:遏郁(遏鬱)
压抑郁结。 李大钊 《平民主义》:“然而在那削小、屈辱、衰弱、消亡、罹灾殃、受祸患的一方,其无限的烦冤,无限的痛苦,遏郁日久,亦必迸发而谋所以报复与抵抗。”
《國語辭典》:熬心  拼音:āo xīn
心中烦闷不快。如:「这是多么熬心的事情。」
《漢語大詞典》:痞硬
中医谓郁结成硬块。《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集注引 喻昌 曰:“痞硬者,正虚邪实,中成滞碍,痞塞而不通也。”《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少阳可吐可汗可下》:“胸满热烦梔子豉,痞硬冲喉瓜蒂平。”注:“胸满痞硬,气上冲喉不得息者,太阳、少阳重邪也,宜瓜蒂散吐之。”
分類:中医郁结
《漢語大詞典》:神郁气悴(神鬱氣悴)
精神郁结劳悴。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下》:“厥后果迭充主考、学政,终以神鬱气悴得疾遽殞。”
分類:精神郁结
《国语辞典》:生闷气(生闷气)  拼音:shēng mèn qì
怨怒之气郁结在心中而未表露出来。如:「凡事看开点,犯不著为这种芝麻小事生闷气。」
《漢語大詞典》:轖结(轖結)
郁结不畅。 清 鲁一同 《与左君论文书》:“彰而不畅,轖结之章也。”
分類:郁结不畅
《漢語大詞典》:九曲回肠
有很多曲折的肠子,多用来指郁结愁闷的心肠;也说“九回肠”
《漢語大詞典》:瘕疝
腹中气郁结块的病。太平御览卷七四三引易说:“白露气当至不至,太阴脉盛,人多瘕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