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邪津
邪临
邪虐
朱邪
氛邪
骄邪
诐邪
三邪
平邪
逆邪
邪放
邪诡
邪吏
邪民
邪蹊
《漢語大詞典》:邪津
佛教语。指邪见之所在。 唐 慧净 《杂言》诗:“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
《漢語大詞典》:邪临(邪臨)
谓辗转升任地方长官。古文苑·卫觊〈汉金城太守殷君碑〉:“三载陟陨,邪临 金城 。” 章樵 注:“言为令三载,朝以有功於民,升为 金城 太守。不直隮臺省,盘旋外庸,故曰邪临。或谓 金城 地在西北,邪临犹邪指也。”
《漢語大詞典》:邪虐
邪恶暴虐。书·微子之命:“抚民以宽,除其邪虐。”
分類:邪恶暴虐
《漢語大詞典》:朱邪
亦作“ 朱耶 ”。 唐 时 西突厥 部族族名,世居 沙陀 ,后归 唐 。族人以 朱邪 为复姓。 唐德宗 时 朱邪赤心 以功赐姓 李 ,名 国昌 。 五代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即其后。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 庄宗光圣神閔孝皇帝 ,其先本号 朱邪 ,盖出於 西突厥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自 朱耶 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
《國語辭典》:氛邪  拼音:fēn xié
凶恶不祥之气。《汉书。卷九。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
《漢語大詞典》:骄邪(驕邪)
犹言放诞邪恶。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尉上便宜表》:“於是有文靡虚丽、骄邪不典之器,精纤空饰、妙蛊非常之玩。”
分類:放诞邪恶
《漢語大詞典》:诐邪(詖邪)
偏邪不正。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说命中二:“其所挟之知见,则已陷于詖邪而贼道。” 严复 《救亡决论》:“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怳迷离,皆足移情遣意。一及事功,则淫遁詖邪,生于其心,害于其政矣。” 高尚缙 《〈万国演义〉序》:“夫乡曲之徒,不学无术,浸灌於詖邪之议,发生其佚荡之心,其貽害最烈。”
《漢語大詞典》:三邪
三种邪恶的事。所指随文而异。晏子春秋·外篇下二:“今品人饰礼烦事,羡乐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贤人不用,德毁俗流,故三邪得行于世。”荀子·王霸:“大国之主也,而好见小利,是伤国也。其於声色、臺榭、园囿也,愈厌而好新,是伤国。不好修政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是伤国。三邪者在匈中,而又好以权谋倾覆之人断事其外,若是则权轻名辱,社稷必危,是伤国者也。”
分類:邪恶
《骈字类编》:平邪
十洲记钟山之南有平邪山
《漢語大詞典》:逆邪
叛逆邪恶。 汉 班彪 《北征赋》:“降几杖於藩国兮,折 吴 濞 之逆邪。”
分類:叛逆邪恶
《漢語大詞典》:邪放
邪僻放纵。 汉 贾谊 新书·容经:“束髮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是以邪放非辟,无因入之焉。”北史·李谔传:“臣闻古先哲王之化人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 宋 苏辙 《进策·臣事下》:“徒见天下邪放之民,皆不便於礼义之法。”
分類:邪僻放纵
《漢語大詞典》:邪诡(邪詭)
邪恶诡奇。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 卢多逊 、 丁公言 ……皆执政能诗。然品格邪诡,不得入前流。”
分類:邪恶诡奇
《漢語大詞典》:邪吏
犹邪臣。管子·七臣七主:“故主虞而安,吏肃而严,民朴而亲,官无邪吏,朝无姦臣。”《汉书·公孙弘传》:“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
《漢語大詞典》:邪民
奸邪的百姓。国语·晋语八:“今吾子嗣位,於朝无姦行,於国无邪民,於是无四方之患。”《孔子家语·始诛》:“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
分類:奸邪百姓
《漢語大詞典》:邪蹊
犹邪路。《参同契》卷下:“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 明 洪应明 《菜根谭续编》:“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分類: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