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那榻
犹那答。 元 无名氏 《野猿听经》第三折:“隐遁在桑田下,向白云那榻,小生乐道出河沙。”参见“ 那答 ”。
分類:那答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指代处所。那边;那里。 元 卢挚 《沉醉东风·闲居》曲:“恰离了緑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那搭儿别是一重天,尽都是翠柏林峦。”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兀的看山那搭,红日直下,有个桃源洞人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明 冯惟敏 《新水令·忆弟时在秦州》曲:“那搭儿鹤长鳧短,且埋头山水间。”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疑问指示词。何处;哪里。 元 贯云石 《蟾宫曲·送春》曲:“问东君何处天涯……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引的是白鹿玄鹤,向云水乡那答儿不到。”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只看 张 家,往日豪华,如今在那搭?”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这里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搭儿有。” 明 冯惟敏 《点绛唇·郡厅自寿》曲:“呀!四下里凝眸,那搭儿消忧?”
《漢語大詞典》:那塌儿里(那塌兒裏)
犹那答。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哎哟天哪!但不知那塌儿里把来磨勒死。”参见“ 那答 ”。
分類:那答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指代处所。那边;那里。 元 卢挚 《沉醉东风·闲居》曲:“恰离了緑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那搭儿别是一重天,尽都是翠柏林峦。”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兀的看山那搭,红日直下,有个桃源洞人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明 冯惟敏 《新水令·忆弟时在秦州》曲:“那搭儿鹤长鳧短,且埋头山水间。”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疑问指示词。何处;哪里。 元 贯云石 《蟾宫曲·送春》曲:“问东君何处天涯……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引的是白鹿玄鹤,向云水乡那答儿不到。”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只看 张 家,往日豪华,如今在那搭?”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这里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搭儿有。” 明 冯惟敏 《点绛唇·郡厅自寿》曲:“呀!四下里凝眸,那搭儿消忧?”
《漢語大詞典》:那搭儿里(那搭兒裏)
犹那答。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哎钱也,我为你呵那搭儿里不到,几曾惮半点勤劳。”参见“ 那答 ”。
分類:那答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指代处所。那边;那里。 元 卢挚 《沉醉东风·闲居》曲:“恰离了緑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那搭儿别是一重天,尽都是翠柏林峦。”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兀的看山那搭,红日直下,有个桃源洞人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明 冯惟敏 《新水令·忆弟时在秦州》曲:“那搭儿鹤长鳧短,且埋头山水间。”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疑问指示词。何处;哪里。 元 贯云石 《蟾宫曲·送春》曲:“问东君何处天涯……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引的是白鹿玄鹤,向云水乡那答儿不到。”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只看 张 家,往日豪华,如今在那搭?”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这里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搭儿有。” 明 冯惟敏 《点绛唇·郡厅自寿》曲:“呀!四下里凝眸,那搭儿消忧?”
《漢語大詞典》:那搭里(那搭裏)
犹那答。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打听的 汤哥 有些音耗,那堝里遇着,那搭里撞着,我把那背义的奴胎不道的素放了。”参见“ 那答 ”。
分類:那答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指代处所。那边;那里。 元 卢挚 《沉醉东风·闲居》曲:“恰离了緑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那搭儿别是一重天,尽都是翠柏林峦。”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兀的看山那搭,红日直下,有个桃源洞人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明 冯惟敏 《新水令·忆弟时在秦州》曲:“那搭儿鹤长鳧短,且埋头山水间。”
《漢語大詞典》:那答
亦作“ 那搭 ”。 疑问指示词。何处;哪里。 元 贯云石 《蟾宫曲·送春》曲:“问东君何处天涯……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引的是白鹿玄鹤,向云水乡那答儿不到。”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只看 张 家,往日豪华,如今在那搭?”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三折:“这里又不是关津隘口,又不是你家前院后,怎么的唤渡行人在那搭儿有。” 明 冯惟敏 《点绛唇·郡厅自寿》曲:“呀!四下里凝眸,那搭儿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