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6,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中岳
栖神
妙有
玉郎
仙圣
小天
玄元
药鼎
玄玄
服饵
道风
鍊丹
三尸
大一
紫台
《國語辭典》:中岳(中嶽)  拼音:zhōng yuè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的嵩山。参见「嵩山」条。
《漢語大詞典》:栖神(棲神)
亦作“栖神”。
(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漢語大詞典》:妙有
(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國語辭典》:玉郎  拼音:yù láng
1.古代女子对其夫、或所欢爱的男子的昵称。唐。牛峤 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词:「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2.道教中的仙官名。唐。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3.对男子的美称。唐。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漢語大詞典》:仙圣(仙聖)
道家对得道成仙者或神仙的尊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上清 之游,真天下伟观哉!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壁皆当时所画,不能尽精。惟 隋 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丰臞妍怪,各各不同,非若近世绘仙圣者,一切为靡曼之状也。” 宋 王胄 《罗浮图志后跋》:“然洞天之本始,仙圣之源流,史传之纪载,幽居之隐沦,动植之灵异,前后之吟咏,不可以备知。”
《漢語大詞典》:小天
(1). 唐 时吏部侍郎之别称。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有女数人,长曰 小润 ,字 子美 ,少时颇籍籍者。小天 崔垂休 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罗袞 以小天倅大秋。”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
《漢語大詞典》:玄元
(1).谓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一体之气。亦泛指天宇,天空。《淮南子·本经训》:“当此之时,玄元至碭而运照。” 高诱 注:“玄,天也;元,气也。碭,大也。”一本作“ 玄玄 ”。
(2).道家所称为天地万物本源的道。《晋书·李玄盛传》:“涉至虚以诞驾,乘有舆於本无,禀玄元而陶衍,承景灵之冥符。”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玄元包橐籥,紫气何逶迤。”
(3).指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惟太上皇帝陛下,道继 玄元 ,业纘皇极。”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能参透诗中意,尽在 玄元 一卷书。” 清 金农 《老子祠李花》诗:“玉鈿雾縠休轻比,恐污 玄元 七叶孙。”参见“ 玄元皇帝 ”。
《漢語大詞典》:玄元皇帝
唐 奉 老子 为始祖,于 乾封 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天宝 二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 天宝 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礼仪志四》。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忆昔我祖神仙主, 玄元皇帝 周 柱史。”
《漢語大詞典》:药鼎(藥鼎)
煎药用具。亦指道家炼丹药所用的丹鼎。 唐 陆龟蒙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药鼎高低铸,云庵早晚苫。” 宋 陆游 《秋思》诗:“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國語辭典》:玄玄  拼音:xuán xuán
1.深远。汉。蔡邕〈翟先生碑〉:「玄玄焉测之则无源,汪汪焉酌之则不竭。」
2.玄妙中之又玄妙者。语本《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后以玄玄指道家深奥幽远的义蕴。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父〉:「谈空空于释郭,覈玄玄于道流。」
《國語辭典》:服饵(服餌)  拼音:fú ěr
服食丹药。《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而又有诸服饵、辟谷、金丹、玉浆、云英、蠲除滓秽之法,不可殚记。」
《漢語大詞典》:道风(道風)
(1).道德风操。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序》:“於昔 安公 ,道风允被。”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御书诏》:“朕君临南面,道风盖闕,嘉祥时至,为媿已多。” 宋 宋祁 《赐皇弟允迪让恩命不允批答》:“朝涣既颁,何执常谦,欲遂素守,道风虽亮,允令难稽。”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持:“ 远 , 持 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予坐客未识司直者,见其蓬髩电目,面作松鳞,癭处頷左……已而道风披扬,绪论亹出。”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书》:“僕夙渐法化,晚味道风,常以崇空贵无,宗趣一也。”
《漢語大詞典》:鍊丹
1.道家法术之一。源于古代方术,原指置朱砂于炉中炼制。后有内丹、外丹之分。以气功修炼人体精、气、神谓之内丹,以炉火烧炼药石谓之外丹。晋书·葛洪传:“从祖 玄 , 吴 时学道得仙,号曰 葛仙公 ,以其鍊丹秘术授弟子 郑隐 。”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闭剑琉璃匣,鍊丹紫翠房。”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 衍 既立, 宗寿 为太子太保奉朝请,以鍊丹养气自娱。”
2.丹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第六之丹,名鍊丹。服之十日仙也。又以汞合,火之亦成黄金。”
《國語辭典》:三尸  拼音:sān shī
道家称人体内的三种害虫。参见「三彭」条。《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本人的三尸六相,把这些众生的罪孽,奏闻了玉帝,致得玉帝大怒。」
《漢語大詞典》:大一
古代道家用语。谓大到极点而囊括一切。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於无间,谓之小也;虽復大小异名,理归无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
《國語辭典》:紫台(紫臺)  拼音:zǐ tái
帝王居住的地方。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